风雨沧桑《水井湾》

风雨沧桑《水井湾》

劳承散文2025-08-02 18:05:29
2008年10月7日上午6点多钟,当笔者还在睡意朦胧之中时,接到蓬安县作家协会会员、蓬安县凤石小学的退休老教师严明瑜老师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我,他历经17年四易其稿72万3000多字的长篇小说《水井湾》今天终于写好并修改完成了,严老师在电话中希望我抽空去看一看他写的这部长篇小说。
忙完上午蓬安县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县老体协承办的2008年蓬安县“九九”重阳节万众健步龙角山活动采访拍摄任务,我匆匆回家草草地吃了点午饭,下午3点多钟,我赶到了严老师在蓬安县城外贸公司的出租屋,在严老师简陋的出租屋里,他向笔者讲述了他前后耗时17年呕心沥血创作《水井湾》这部长篇小说的前后经过:
严明瑜老师于1965年参加工作,在蓬安县老兴旺区的三合公社(今凤石乡)当民办教师,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直到教书21年后的1986年才正式转为公办教师,后因教育教学业绩突出,被调到乡完小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多次被蓬安县委、政府、县教育局授予全县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严明瑜老师不仅教学有方,在当地更是远近闻名的教子有方的典型例子,严明瑜老师有五个子女,其中二儿子严朝阳在当地县城附近一所学校担任副校长,女儿严清华在白玉小学教书,三儿子严清泉在蓬安新河乡担任乡长,还有一个儿子也在一所学校担任教导主任职务,严老师的大儿子,因为当时条件艰苦,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80年代初就主动出外打工去了,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严老师的大儿子至今在深圳依旧也很有成就。
接着,严老师告诉了笔者他创作这部72万多字的长篇小说《水井湾》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1991年的时候,他在凤石小学教授学生历史课的时候,发现了历史教科书中多次提到的当时红四方面军在川东北一带战斗与活动的情况,但是教科书上的记载都十分粗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段历史,于是严老师便利用周末专门乘车赶到县城图书馆去查阅当地的《蓬安县志》,但是县志中记载的也十分简略,只提到了当时的红四方面军的红九军路过蓬安县城周口镇龙角山的一些事迹。于是,严老师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红四方面军在蓬安战斗和生活过的真实历史面貌还原在人民面前,以此来告慰那些为家乡蓬安献身的伟大的革命先烈们。
从1991年4月份开始,严明瑜老师便利用每周的周末和节假日走访了蓬安的马回、徐家、茶亭、福德等大多乡镇,实地踏勘取证并大量搜集资料,为创作长篇小说《水井湾》作好了充分的素材准备。在拥有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从1994年7月份的暑假天开始,严明瑜老师便一头扎进了小说的第一稿写作,暑假里酷暑难耐,严老师独自一人呆在学校的破旧小寝室里,一气呵成,就写出了八万多字的《水井湾》第一稿,没想到的是,当时在学校里搞建修的民工们趁严老师回乡下老家走后,私自撬开严老师的办公桌拿走了八万多字的《水井湾》第一稿争相传阅,没想到将稿件大部分丢失。
但这并没有阻止严老师继续创作《水井湾》的强烈欲望,回到学校后,严老师又重新开始进行了第二次《水井湾》的写作,这一次严老师在原来稿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耗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又完成了长达17万多字的《水井湾》的第二稿的写作。但在第二稿的修改中,严老师始终觉得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结构等不太满意,于是又继续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大量走访蓬安大大小小的乡村,凡是听说过当年哪儿有红军活动过的地方,严老师便是不辞辛劳,不远路途远近,欣然前往,功夫不负有心人,又经过将近一年多时间的大量搜集资料和实地踏勘,严明瑜老师在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更加详实充分基础上,严明瑜老师又重新开始了第三稿的写作,经过4年多的时间,终于于2004年又写出了长达61万多字的长篇小说《水井湾》。
一个乡村教师写出一部长达61万多字的长篇小说《水井湾》的消息不径而走,当年南充当地的新闻媒体《南充日报》、《南充晚报》等先后以《61万字,乡村教师写出巨著》等为题进行了专题新闻报道。当地的蓬安电视台新闻节目《相如故里人》也进行了专题摄影报道。甘肃宁夏、广东深圳等一些出版社也先后发来约稿函件,但是由于一次意外事件,2004年的腊月,严老师回老家去在请匠人翻修房子时,翻瓦片的匠人一不小心,从房子上跌下来拌死了,本来严老师是不承当主要责任的,但是诚实厚道的严老师考虑到死者家庭经济的困难情况,毅然主动承当了死者的全部丧葬安埋和抚恤赔偿费用,前前后后花费多达4万多元,从此严老师便担负起了巨额的债务,因此出版长篇小说《水井湾》的计划便一度搁浅了。
2004年8月,严明瑜老师从工作了30多年教育教学岗位退休了,退休后的严老师便和老伴一起到蓬安县城的外贸公司每年花2000块钱的租金租了一间小屋专心从事长篇小说《水井湾》的修改润色工作。在小说的修改工作中,得到了原蓬安县委副书记、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赵正铭先生的大力关心和关注,2006年,赵老连续用了三天时间,躺在病床上坚持阅读完了几乎厚达一尺高的手抄书稿,并情真意切地写出了长达近万字的修改建议意见。至今,在采访中,讲述起这段鲜为人知的细节时,严明瑜老师仍表达出了对德高望重的赵正铭老师的无限感激之情。
2007年11月,蓬安县委、政府评选首届相如政府文学奖,严明瑜老师的长篇小说《水井湾》本来极有冲刺政府文学一等奖的强大实力,由于入闱条件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文学作品的条件限制,因此,严明瑜老师没有成为大奖获得者,但是,蓬安的人们由此都知道了有位退休老教师写出了一部反映红四方面军在蓬安战斗过的长篇小说《水井湾》。他用艰苦卓绝的创作精神和呕心沥血的文字填补了红四方面军在蓬安战斗与活动的历史空白。
从2006年至2008年两年来,严明瑜老师又在第三稿的基础上,对已经成型的小说继续进行扩充修改,直到2008年10月7日接受笔者采访时止,严老师终于彻底完成了前后耗时17年时光四易其稿长达72万3000多字的长篇小说《水井湾》的写作,在严老师抱出来的写作此书的前后四部手稿时,笔者不禁深深地被震撼了,每一部手稿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