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当与感情和谐一致 感情是诗歌的精神支柱,一首诗歌的内容是由感情统领和支撑的。在诗歌中,事、理、景如果没有感情的注入,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写到诗里也不叫诗,硬在诗里也是非诗的因素,... 杂文 2025-06-05 0
罗伏龙:凤山文化人的形象大使 罗伏龙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师德、教风、文风、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当今,我市各县尤其是凤山各行各业工作的骨干都有他的学生。他是特级教师,广西... 杂文 2025-06-05 0
心的坚守 还有几天就过春节了,每日穿梭在寒风与皑皑白雪中,过着小职员一点两线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简单日子,心也在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后日渐回归,回归平静与现实。在这年关里本... 杂文 2025-06-05 0
芦山地震后的愿望 汶川地震刚刚过去5年,芦山地震又发生。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各地方党政、各人民团体、各热心人士,都伸出援救之手。人力与天力在比赛,天灾与人... 杂文 2025-06-05 0
有意思 很久以前,我意味要让我的生活变得有意思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难度相当于埃及古庙那句永恒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一样。我似乎从来没有认识自己,生活也不见得有意思。没有意... 杂文 2025-06-05 0
小说与大论 论与说,原本是一样的,不知从哪时起,论表高雅,说为凡俗,只有学问家才能发论,而老百姓则只能说说而已。说只是表达个人所欲,论就有关人世大事了,因此“论”是要有资格... 杂文 2025-06-05 0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归嵩山作》)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秋,写诗人辞... 杂文 2025-06-05 0
怪怪的教育 中国现在是百业兴旺,焕发勃勃生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正昭示着“人多力量大”这一恒古不变的真理,我想如果是毛泽东还在人世,看见现在这个兴旺中等发达的国家... 杂文 2025-06-05 0
用佛性点燃心灯 废名在《竹林的故事》里,将一个很高的人格境界渗透进了一组组素淡的风景画面,诉说着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悟:一个极超脱的精神世界。在废名的眼里,死亡不是否定情之生命,... 杂文 2025-06-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