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伏龙:凤山文化人的形象大使
罗伏龙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师德、教风、文风、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当今,我市各县尤其是凤山各行各业工作的骨干都有他的学生。他是特级教师,广西教坛明星,广西中师教育研究会长,南京中山
罗伏龙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师德、教风、文风、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当今,我市各县尤其是凤山各行各业工作的骨干都有他的学生。他是特级教师,广西教坛明星,广西中师教育研究会长,南京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知名学者,散文作家、诗人,广西作协会员,广西散文家协会会员,河池地区二、三届作协副主席,河池市作协名誉主席,河池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广西优秀党员。在凤山读书人的心目中,罗伏龙是偶像,是文化人的形象大使。罗伏龙担任过20年的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校长,他以学者的风度、诗人的情怀把当时的巴马民师校园建设得如诗如画,独具特色。他多次放弃到大城市另谋“出路”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安心在巴师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致力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原本落后的巴师经他的精心治理后,一跃进了广西中师的先进行列,连续几次获地区、自治区“文明卫生单位”、“园林式学校”等称号。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基金项目评估组称赞巴师是“老区教育民族一枝花”、“民族地区精神文明的窗口”。他强调教学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改的深化、发展,并致力于小学及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30多万字。
罗伏龙长期笔耕不辍,文学著作颇丰。结集出版的专著散文集有《山情水韵》《爱的回音》《春华秋实》《天高地阔》及诗集《罗伏龙诗词选》《卧龙宫诗词选》,编著有《凤山山出凤》文集。另外,还有赴东南亚及欧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考察的纪游文集《南行散记》《西欧漫记》《旅美杂记》等。2003年,他荣获中华诗词发展研究会授予的“中华当代诗神”称号。同时,他还荣鹰六个“凤山第一人”的称号:凤山第一位出版文学专著的作家,凤山第一位中师特级教师,凤山第一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凤山第一位出访欧洲的教育家,凤山第一位出访美国的教育家,凤山第一位科技拔尖人才。罗伏龙是一个“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凤山赤子,他的作品内容广泛,但其中有近一半的篇幅是写他出生、成长、生活和工作的故土。他的散文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真挚的乡土情怀”。
罗伏龙虽年逾花甲,却仍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自如,颇具长者风度,学者风范,文人风采。他退居二线以后,宝刀不老,仍然活跃在河池这块文学热土上。他钟爱家乡文化,钟情家乡文化建设,关注家乡发展,寄情于山水之间。2008年,他倾尽全部的热血,倾注大量的心血,不计得失编著《凤山山出凤》一书,挖掘家乡文化底蕴,描绘家乡的山山水水,向外人展示凤山人的聪慧、勤劳和自强不息之精神和不屈不挠之奋斗历程。此书发行4000余册,均由罗伏龙自筹资金出版,最后以平本的价格让凤山人享受到一台丰盛的精神“大餐”。4000余册《凤山山出凤》,现全已被凤山学校师生、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抢购一空。此书在凤山城乡争相传阅,其中内容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凤山人以拥有罗伏龙编著《凤山山出凤》一书为荣。
罗伏龙还特别关心家乡的文化教育,注重对文学新人的培养。当看到家乡的文学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时,他利用《河池文学》(凤山专刊),《那凤那山》等刊物征稿的机会,鼓励凤山文学爱好者积极投稿,极力推荐优秀稿件。发现了凤山有文学新人,他由衷地高兴;当了解到凤山高中学生对文学兴趣不高,学校文学氛围不浓厚时,他几次主动到学校与领导联系,义务为师生举办文学讲座,帮助学校创办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哥投的不是票,是情义
下一篇:水深火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