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巷悠扬
小巷的尽头住着一户刘姓人家,户主,音乐学院毕业,是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退休后,在自家开办了一个二胡培训班。于是这条巷子就不再宁静。每逢傍晚,三三两两的孩子背着二胡,就会悄悄地走来。孩子们的水平不等,小学,初中,高中的都有,家长们的意思,想让子女今后就走这条艺术之路。
我自幼就喜欢京胡二胡什么的,虽然多少年没拉出名堂,但兴趣依旧。如今只要刘老师家传出了二胡名曲的乐音,我就会凑到门外,直听到那首曲子结束。不进到屋里听,是怕给人家添麻烦,影响孩子们拉琴。
又是高三的那个女孩子在拉《春江花月夜》了,那清新优美、婉转悠扬的旋律,立马给我展现了一副迷人的画面:明月江水,近在咫尺,澄澈空明,皎洁宁静……此时,让我再次领悟了离情别绪的惆怅,和人生应取超然的哲理。感谢操琴者,是她娴熟的技艺,入微地理解,忘我地投入,让我走进了这美妙的空间。
让我痴迷的乐曲,还有刘老师演奏的《二泉映月》和《江河水》。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江河水》动容,那哀哀怨怨、悲悲戚戚、凄凄惨惨的旋律打动我的心,从我心上流过的不仅是岁月沧桑的激浪,也有我为世代统治者给人民带来无尽苦难的悲愤!我感到了音乐震撼的力量!
记得一次刘老师指挥六个孩子合奏《赛马》,我从那激越的二胡声中,感受到蒙古族人民赛马盛会上奔放的热情,被那些矫健的骑手,被那些如离弦之箭的群马,被那无垠的草原,被那辽阔的天空,被那声声震撼长空的马嘶,所兴奋,所激动!我闭塞的心灵,豁然开朗了,我烦躁的五腹六脏熨帖了。我感到了音乐的魅力,感到了人生观需要音乐来影响,审美观需要音乐来修正!
刘老师确实是中国民族声乐和器乐杰出的传承人。这些年来,他成功地培养了自己三个从事音乐事业的孩子;又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声乐和器乐方面的人才。本县考声乐的,拉二胡的,有几人不是从这条小巷里起步,一步步升级,而走进音乐殿堂有的?有的成了中央一级乐团的二胡演奏员!有的成了音乐学院的副教授。不能忘记刘老师辛勤教学的感人镜头:盛夏的中午,人们都在躲伏休息,而刘老师总是在辅导孩子拉琴,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点拨,一个指法一个指法的纠正;无冬是夏,朝朝暮暮都是如此。
如果音乐能够凝固,如今我们的巷子,早该变成“维也纳音乐大厅”了。这里的大人孩子,对那些二胡名曲已不再陌生,基本是耳熟能祥了,虽然说不出它们的名字,但只要听到演奏,就能用嘴跟着顺上去。刘老师对门的黄大姐,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现在,经常是一边炒菜,一边在嘴上“演奏”《十送红军》呢!
刘老师的二胡班,不仅培养了音乐人才,也为我们巷子里的人家,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要不,平民百姓,哪里有条件,哪里有时间,来接触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擂台赛第6期】十二个年
下一篇:原来缘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