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春雨的闲话

我读春雨的闲话

倍道而进散文2025-10-24 11:11:32
1我是不喜欢说闲话的,以为既是闲话,何需说,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常把自己排除在闲话之外,冷冷地坐着,旁观着,还给自己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沉默是金。这些日子,春雨一篇接一篇的闲话,摆出来。而且速度之
1
我是不喜欢说闲话的,以为既是闲话,何需说,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常把自己排除在闲话之外,冷冷地坐着,旁观着,还给自己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沉默是金。
这些日子,春雨一篇接一篇的闲话,摆出来。而且速度之快,如四季之叶,瞬间飘落,来不及告别春夏的体温就来到了秋冬,在我行走的路上静静地等着。
2
记得最初的一篇是《搁笔的闲话》,我读后,只在心里微笑,既说搁笔,如今却是洋洋洒洒,纵然笔端生花,盖过今古文人,这主题已是左右皆不是了。所以我只说“我没深读,只是明白了一件事,这文章的作者应该不会搁笔了吧?”
我读文章要的是明白,读不明白的文章,自然是不会喜欢的。虽然余秋雨也说,“把无法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散文”,而我自己有时也在写着别人看不懂的文字,写着到落笔一刻也没有明确答案的文字,但是我还是坚持,文章是要有明确的表达目的,找不到结论,你要有找不到的情结表达。若说过等于没说,不如不说,还是坐在一边的好。
看来,春雨这《搁笔的闲话》带给我的感觉,就如我在生活中需要面对的周围人的闲话。
其实,响在耳边的闲话也是有目的,比如,家长里短,情感爱恨之言,总是有所求才来表达,求信任,求理解,求抒怀的轻松。而文章有篇幅所限,有方法所限,有语言章法所限,反不如现实中的闲话能在无拘无束、相对自由的感觉中把想要表达的给身边的听众。
那么春雨这《搁笔的闲话》还不如现实中的闲话有可读性?
3
《孝顺的闲话》,作者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一种闲话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刻意的修饰,甚至作者在叙述这些点滴时没有提到孝顺一词,而读文章的你不由得想说,春雨是孝顺的。文章毕竟不是闲话,春雨最后还是很理性地归结到主题,告知我们其实孝是很简单的事,“孝的核心就是顺从。”也有的读者会强调盲目的顺从并不好,但我觉得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孝顺的闲话,带给我淡淡的温馨,让我在有意无意间平静地微笑。
此时,这些闲话对我来说,已有了可读性,若它再一次落在我面前,我会慢慢地打开,静静地读下去,无论会读到什么,我知道,我有必要读它。
作者写我就读,不拒绝,也不是特别的渴望,我想这就是闲话的魅力。
4
《粥的闲话》中,春雨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不妨以文章与烹调做个比喻:油炸食品类似杂文,浓烈有余,不可多食,早餐或可偶为;清蒸鱼虾颇如诗歌,应以原味尤盛、无异味之物为佳,俗人粗鄙者可免食;涮火锅堪比长篇小说,鸳鸯、老汤、清水之锅底幻化浸染为通俗、写实鸿篇,荤素清浊演绎为醒世、喻世、济世奇文,调料是诠释味道优劣的关键;散文随笔好似炖菜,放在炉火上穷形毕现,不拘一格,信手拈来,形散神不散即可,四季尽可消受,春有灼灼其华,秋有累累之果,夏可避暑,冬堪涤烦。粥,恰似《诗经》《九歌》体制,本是文章的肇始与鼻祖,朴实不失华美的大雅,文质彬彬堪称文中君子,一切文体若出其外、实出其里,时时可亲昵之、猥玩之。”
——这段文字,让我总想着,不是想着今天自己吃的什么饭,是否与作者有同感,却是想,今天的几餐,是散文还是诗歌。更可笑的是,我发现自己做饭,常常是诗歌散文杂文并行,而且,粥更是每日在散文诗歌杂文中行走自若,不知作者知道会怎么想,是不是该有一种新的文体诞生。
就这样,因为用餐时常想着,春雨的这些闲话,就如那飘落的叶子,恰好落在手中,仔细玩味,也是自然的。
于是,我会记得他《服装的闲话》中那句“锁定我们生老病死之外过剩的痴恋,释放衣食住行里本已蕴含的执迷。”在《宠物的闲话》里,我会听得见风雪中,流浪狗鬼哭如狼嚎般凄惨的叫声;看得见一位老人与一只颇为猥亵老狗,蹒跚地前行;更感受到春雨与女儿嬉戏欢颜的幸福感觉。而且,这看见,听见,感受到的既已存在就未消失过。
若说在《孝顺的闲话》里我为那些生活琐事中显示出来的孝心微笑的话,在《宠物的闲话》里,我却是因为感悟到隐含在文字中的思想而微笑了,这是闲话,是人愿意笑却无法笑的闲话。狗与人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没有,也许有,都是为能好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努力着。我不喜欢在人的怀抱中摇尾乞怜在宠物,更可怜风雪中那种对生命最基本的渴望。狗与人的关系,也恰似是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着平等的距离,陶醉而不倾斜,若即若离,一种依赖相互牵扯向前。亦如本篇的主题,若隐若现,人与狗都值得微笑相看,生活给了人们选择的权利,宠物是否存在,决定在人。
5
《宠物的闲话》告知我,我在读的不是闲话,更不是现实中常会在我身边响起的闲话。这是生活的风景另一种独特的表述方式。这闲话,是轻松的,轻松表明一种宽容与善意,更有一种随意不渴求的期望。我想这期望的方向就是作者内心深处认可的关于美的观点。只是他并不强迫读者接受,若你喜欢,你依然可怀抱宠物绽放迷人的微笑,这并不排斥另一个人与宠物必要的距离。
闲话人生,深藏的是世事的哲理和坦然的处世原则。或许这种闲话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此刻再回去读《境界的闲话》就别有韵味了。
对各种境界的感悟因人而异,可深可浅。《境界的闲话》中,作者从大千世界不同的境界入手,引领我们走出“井底之蛙”的感慨,使我们从现实的“吵架声,锅碗瓢盆摔到地上的破碎之声”中跳出来,去寻求与感受人生浑然忘我的玄妙佳境……
春雨给了我们寻求各种境界的途径与方法,却并没有强迫我们接受哪种境界才是真的高境界,因为所谓高与低,幸福与痛苦的分界会因人而异的。所以我在想,写出这境界闲话的作者,肯定更明白人在旅途的含义。这一篇有关境界的闲话很有力度,作者似乎已放弃前几篇温和的说话方式,离开自身的小世界从大千世界落笔,又会以自身和现实的情境作为思维休息的空间,特别是文中关于听觉的部分,在转折的平静中使境界又升华了一层。但是这力度却让你感受不到威胁,“生有涯,学无涯,以有涯对无涯,迷茫且无法解脱的人比比皆是。”领悟好,领悟不了,亦是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