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撒哈拉

情迷撒哈拉

干行散文2025-09-05 03:52:39
也许,我对沙漠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情结。而这特殊的情结如同一根长长的丝带把我的灵魂和沙漠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土生土长在内陆的我,从小就与沙漠相隔万里,也未曾亲眼目睹沙漠的风采。因而,我的内心总有一种隐隐
也许,我对沙漠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情结。而这特殊的情结如同一根长长的丝带把我的灵魂和沙漠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土生土长在内陆的我,从小就与沙漠相隔万里,也未曾亲眼目睹沙漠的风采。因而,我的内心总有一种隐隐的渴望,有朝一日,一定要去撒哈拉沙漠去旅行,感受它的博大,粗犷。哪怕对它的探索只是浅尝辄止,也不会让我的人生为这个简单而平凡的追求留下些许遗憾。
最初,我对于撒哈拉的遐想,源自于一组明确标志为沙漠中仙人掌的图片,从各个角度和距离的拍摄,几乎表现了它特有的雄浑,粗犷。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庄严,它的神圣,随之油然而生出一份肃然起敬。
放眼望去,广袤的沙漠中零星地点缀着几簇如虬枝般的仙人掌,仿佛油画里兀然冒出的一抹生命的绿。那一两米高的仙人掌在它的包围下,显得那样渺小,但却不卑微。肆虐的狂风时而夹杂着如米粒般大小的沙子拍打着它的肌肤,让它水嫩的浅绿色泽褪去,披上一层厚实粗糙而略显青黑色的外表,经受亘古不变的考验。
撒哈拉原本是绿树成荫,湖水碧清的绿洲。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在岁月里变为连片的荒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有着世界上最圆润最古老的沙粒,覆盖了七百多万年的漫长历史,比起只有两三百万年历史的人类,它显得更加成熟,稳重。多少年来,它十一怎样的姿态屹立在沧桑的岁月里,在漫漫的黄沙下显露出古老的本色。在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也没有尘世的喧嚣与芜杂,有的只是宁静与质朴。
然而,在这生命都显得脆弱的地方,却还有许许多多顽强的生命与它进行着对峙。小到零星的芨芨草,骆驼刺,大到成片的仙人掌,红柳,胡杨林,都在岁月的磨难下,留下弥坚的生命足迹。这些在大自然挑剔下的生命,灵魂早已深深扎根于漫漫黄沙下,成为撒哈拉一道壮丽的风景。这些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正上演着一场场与生命的博弈,这也让撒哈拉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怀。
撒哈拉是历史的舞台。站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上,总觉得肩上负有一种神圣的日月星辰,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这里有过秦时明月的惨烈,有汉时雄关的悲壮,更有过唐风宋雨的浪漫情怀。这里演绎了不朽的生命传奇,也演绎了历史的变迁。它岁历史的步履,记下了古罗马斗兽场,古楼兰王国,圆明园废墟,深埋海底的泰坦尼克号......
撒哈拉也是残酷无情的。古往今来,多少探险家甚至旅行者都葬身于它滚滚沙浪之下。它,吞噬了无数的年轻生命,却吞噬不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这里,是那些追求者的朝圣地,却也是断送梦想的墓地。多少年来,它被世人景仰的同时,也为自己蒙上了一层冷酷的面纱,让世人无法看清它。
撒哈拉是一道象征。日复一日的栉风沐雨,年复一年的沧海桑田,成为了见证撒哈拉的一种象征。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便成为了生命追求的符号。它波澜不惊的背后,演绎了史诗般宏壮的场面:四大文明古国的崛起与昌盛,斯巴达王朝的血腥残暴,尧舜禹的圣贤禅位,释迦牟尼佛教的建立,武王伐纣的气壮山河,商鞅变法,秦筑长城,凯撒大帝独裁统治及至耶稣降世......
这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在历史的旋律下跳动着。撒哈拉如纽带般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风雨洗礼,岁月浸泡,让它散发出陈年老窑般的郁香。穿越千年时光,它沉默着,像一个孤独的智者,洞察着人世乃至天地间的奥秘与玄机。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谜。如谜一般的神话,令人陶醉。茫茫的岁月旅途中,它未曾有过一丝停留。它不再是生命的界限,而是生命的融合。
撒哈拉早已不是生命的禁地。它昔日的辉煌,早已融入历史的尘埃。烟消云散的历史背后,是撒哈拉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撒哈拉不再只是沙漠,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它静静伫立在历史的角落里,凝视着历史的成长,倾听着历史的呼吸......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