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行散记(四)

欧行散记(四)

销兵散文2025-05-25 17:39:48
中国的普罗大众对咖啡不甚喜好,对美酒却情有独衷。乏了累了,少不得就要呷上两口或喝上几盅;过年过节,亲朋相聚,席上无酒似乎就成不了席。

一生中,我虽不好酒,却亲眼目睹着中国酒文化有趣的发展和变化。
早些年,就着几粒炒豆或一把花生,只要几杯白干下肚,亲朋间便谈笑风生,海阔天空了。
后来,每当逢年过节,亲朋将至,桌上虽无“八大名酒”,可瓶装酒却是千万少不得的。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好酒名烟突然成了时尚。
坊间虽有“喝者不买,买者不喝”的笑谈,但荷包渐渐鼓胀的人们便不想再亏待辛苦一生的自己。一时间,宴宾时动则茅台五粮,虽然借口多多,实则却是为了既饱了口福又保了面子。
再后来,洋风吹来“XO”,竟也有人将本应细品的酒斟了个杯满釂溢,一口一杯的显示着“腰缠万贯”和“挥金如土”的作派。
时至今日,也不知是哪位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葡萄酒养生健体的功效,于是,盛世中企盼长寿的人们又让这种液体日渐时尚起来。

欧洲盛产啤酒和葡萄酒,踏上这块土地,自然也会看到许多关于美酒的风景。
在科隆,如若说绵绵细雨和双顶教堂给人的震撼未及让我们注意到酒吧的话,那么到了法兰克福,罗马广场就明白无误的告示我们众多酒吧的存在。

德国黑啤举世闻名,游完可看的地方,自然就想尝尝黑啤的味道。
艳阳当空,暑气逼人,该去的当然应该是背阴面阳的地方了。
那里一袭浓荫,凉风席席,正面可尽览广场景致,侧身又可欣赏穿城而去的茵河,正是个休息赏景的好去处。
落座后发现,这家酒吧的周围还有两个不小的酒吧。再远些看,白色的、红白相间的、黄色的、红绿相间的遮阳伞竟然顺着广场围成了一圈。
“那些都是酒吧?”我问导游。
“多数是的。”
“欧洲人也如此好酒?”我诧异道。
导游不置可否,只是笑道:“不用多问,看多了便知。”

如果说旅游胜地存在许多酒吧不足为怪的话,那乡间小镇依然如此就令人哑然了。
在前往威尼斯的中途栖息地,走下大巴时正好听到教堂悠悠的晚钟,雨后的长空里是一道绚丽的彩虹。趁着暮色未至,自然先得走走看看。
走出小镇,眼前凸现的是一片染着橙黄霞光的原野。尽管应该是晚饭时分,远处的乡村却难觅中国文人千百遍赞赏咏叹的袅袅炊烟,有的只是霞光下斑斓的房舍,静静的远山,寂寂的田野。彩虹隐去间眼前尽是如醉的夕阳……
回程时,小镇不足千米的主要街道的较宽阔处,三家紧邻的酒吧已经灯火初上了。待我们穿行于林木葱茏的小巷,不时又可见到几许灯光、几副桌椅,这分明又是酒吧的另一处。
我疑惑这区区小镇何来许多的酒客,临近宾馆我才方知,本已看中的酒吧已经人满为患,遗憾声中朋友们只好另寻去处了。

在巴黎,我们有幸住于运河边上。我不知这运河的用途和走向,只诧异这里竟会有一番别样的风景。
临窗远看,较之于塞纳河,这里水不兴、波不惊,明镜般映射着的只是许多古旧房屋的倒影。
再细看,倒影里席地而坐的人,三三俩俩的竟然占尽了一路远去的长堤。
再走近一看,哦呀呀,一个“酒”字是何等的了得,手上拿着的,地上放着的,只见少量的食品外,除了啤酒还是啤酒。
猛眼之下,酒之于他们仿佛是情感的纽带,是友情的维系,是人生的必需,可细看之下又不尽然。
在这里,看不见酒鬼似的豪饮。
酒在他们手中,一点点的、悄无声息的化为了恬静与闲适,一点点的化为了情人们缠绵的相拥和相抱,一点点的化为了朋友间绵绝不尽的窃窃的私语。仿佛这酒正升腾为一顶顶无形的蓬帐,将一处又一处变成了一个又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这里似乎没有了过往行人的存在,处处有的是个性的张扬,有的是情感的宣泄,可细品之下却又偏偏是个人我共处、互不相扰的奇妙的境界。
看着此景,我已经不再惊讶于酒的风景,而哑然于长堤之上平和异样的风情。

依着堤上的长椅,我一再想起国人喜好的、扰人异常的猜拳和行令。
对同一个“酒”字,何以在不同地域中会有如此迥异的表现。究竟是民俗民风的不同,抑或是民情素质的差异?
我在不甚了了中走回宾馆,迎面碰见小张。
“正等你呢。哪去了?”小张问道。
“谁等我?”
“大家啊。”
“等我做什么?”我疑惑道。
“呵呵,聚一聚啊,忘了?”

只要离开巴黎,经布鲁塞尔再回阿姆斯特丹,短暂的欧洲之行就要结束了。由素不相识变成了“大家”,刚刚熟识却又要作鸟兽散,朋友间的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我记得在铁塔下集体合影时,小张便悻悻的提议:找个地方聚聚吧。
想在异国他乡聚会,首选自然只有酒吧。
灯火通明的大街上,离宾馆只有咫尺的酒吧临街做起了生意。令人婀值氖牵热涣俳志慰柯芬徊嘁宦刹恢萌魏蔚淖危?
对占道经营已经司空见惯的我们,试图将椅子挪成一圈以便说话,可侍者连连摇手,且将已经挪出的椅子又毫不含糊的挪回墙根。几经反复不得应允,语言不通的我们只好走进店堂另寻个恰当的去处。
小巧的酒吧内,摆放的桌椅同样小巧,看着一色的最多只坐四人的台面,浩浩荡荡的十余人究竟应该何处落座呢?没想到尾随而来的侍者一反常态,指着临窗的地方,一面拼桌挪椅,一面向我们笑微微的示意。
落座后,我看着触手可及的窗外,对同一侍者天壤之别的态度百思不得其解。
细看过去,陆续到来的酒客,即便是卿卿我我的情人,也均一色的面街而坐。尽管面前是行色匆匆的过往行人,靠墙而坐的酒客却怡然自得,一静一动竟然如此的相生相容而互不相扰。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在十分讲究人权的西方社会,在人流熙攘的这个大都市里,这样的布局也许就是相互尊重他人权利的最为细微的体现吧。

聚会在带有些许伤感的气氛中进行,大家都在感叹无常的人生,唏嘘于相逢何必曾相识。
小张说:人生犹如一场戏,你唱罢了我登场……
小杨说:人生恰是车窗外流动的景,想看真切却不容易……
小郑却笑道: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