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拭想清荷茶香
端午过了吧,池里的荷大概也要登场了。一想到这个,清香的薄荷味道涔自心脾,一缕,一缕,又接着一缕,生怕这个时候风跑过来顽皮,弄碎了此刻的幽雅。这是花魂啦,清脆的诗意,青翠的喜悦,清水泡茶慢慢香郁的味道…
端午过了吧,池里的荷大概也要登场了。一想到这个,清香的薄荷味道涔自心脾,一缕,一缕,又接着一缕,生怕这个时候风跑过来顽皮,弄碎了此刻的幽雅。这是花魂啦,清脆的诗意,青翠的喜悦,清水泡茶慢慢香郁的味道……如今城市也可观荷,却不及远观给予的想象。故而,还是到了大片大片的水域,隔了城市的繁华,暂时抛开世事的侵扰,把易安居士藏在袖底,把周老先生安置妥当,要不,捎上也可。只是如此想想,即使花尚未开好,心也是清澈的,如品一茗茶香,沁人眼眸,生津口舌,多美。
荷,生是活在水中央的,雨露滋养的生灵,让荷更赋予了其韵味,水灵样儿的身段,似美人婀娜却不娇媚,是花非花,是什么?是诗意盛开的水莲,是水墨晕染的蓝莲花,你听,许巍在唱:“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此刻的蓝,怕是水墨走湿的绿,又或是水粉调和的藏青。江南可采莲,此刻的莲,怎可采得?呵在心尖还不够虔诚,护在手心还怕惹了尘埃,那是一朵芬芳的禅意,又是一湖洗尘的清水。
坐在茶馆赏荷,又别是一番风味。
柳城王作平先生的清荷茶馆,既可观荷,又可赏荷。
每每经过清荷茶馆,不驻足,只远眺,慢慢接近,又徐徐作别。其实,这只是一个极短的瞬间,却满足了观赏的过程。接连的几日,心都是难以平静下来的——这样的茶馆立在闹市中央,不卑不亢,安然坐落,似一朵出淤泥不染的荷,微眼,轻启,呵一口气,唇齿间的薄荷味道就那么旖旎开去,而指尖,好似还有着方才的温度。
门庭若市当是旅馆生意的红火,清净甚至冷清的茶馆实则耘藏着丰盈的财富。这样的韵味,怕只有如此素雅淡致的“清荷”所能寄得——懂茶之人,皆有缘之人。钱自是要赚的,其利却在情意融洽之后甘心所得。你情我愿的事情,那是茶与水的融合,是花与人的默契,又是茶艺与禅意的结缘啦。如此可人的营生,若不是超凡脱俗之人所能经营,有着浓密功利心的人士自是难得把茶馆经营成一个艺术品牌的。
关于“清荷”,这今年也写下了不少文字,产生影响的微乎其微,想到这层,心中有愧,愧对那群清荷雅集之友呵,以致这两年都只是暗自潜水观赏他们的艺术和行为了——终究达不到某种火候啊,心之赞美,爱之贴切,不能尽致,是多么的懊恼。
偶尔也自语,如今小城的茶馆不似从前的茶馆了,是什么?赌馆。这个是我儿子说的。
茶馆,我赋予的气息是平息浮躁的地方,一茶一缘,讲究的是品味,是闲暇之情,平淡之心,或闲聊生平事,或研讨诗情画意,琴棋书画,三两知己聚集也可,一个人怡然自乐也行,哪像今朝挂着“茶馆”的牌子,做得又是聚赌的营生,弄得乌烟瘴气,茶,早就没了早先的味道,一派江湖酒侠的作态,不如换上个“景阳冈”之类的牌子,高高挑上个“三碗不过岗”的飘幡,暗地又劫营客栈的皮条生意,还爽快些。
作平先生的茶馆去年夏天依然保持着“清荷”的风格,至今还在想念那样的味道。一个人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是不会改变的,其风骨和风格,大概一生也是不会改变的吧,那么,他的茶馆经营的味道也应该还是如初的模样吧。再说,从茶馆经过那么多次,凭直觉,应该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么想,我也就彻底放心了,纵然少去,心也是新鲜的。这么的感谢作平先生。
茶馆的一隅真是养着荷花,人工给养的设施,让荷活的徐徐动容。安禅山水间,茶心也可小空间啦。再有,茶馆木质的壁画也见有荷花图案。走廊的小摆设,香案、香案上团蒲随处可见荷花。其荷非耀眼色彩,却清新自然,静若水月,安如菩提,怡然大方,也不失玲珑水意。我想,作平先生茶馆养荷置荷,绝非哗然取宠,明心之人都知。荷与茶,都是禅意结出的缘分。所谓茶禅一味,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作平先生不是哗然之人,做其事,立其意,自当是与众不同。就是他亲笔的那副墨宝“一茶一缘”都没有安放在茶馆的醒目位置,而是在茶馆的一则过道的廊上。我想我懂了先生那个意思,所谓有缘之人,何必在意“一见钟情”的铭心,若是懂得,自必会在该相遇的地方砰然,心动的刹那,便握住了对方的魂,所谓因缘际会,想必如此。
清荷赐坐江湖客,茶馆识得有缘人。作平先生非不食烟火之人,也是活在尘世中央的人。只不过,他懂得在营生的背后,施得人心的柔软和温暖——在万千千人中沉淀下来,取繁华平息之后的安逸,如此,何不来沏茶一壶,偷得半日清闲呢?
光阴更迭,还好,去夏的荷今年会依约再开,作平先生的茶馆,什么时候再细细品味一番呢?
如此的想念。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