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应多趣

少年应多趣

丁册散文2025-04-18 05:48:00
趣,就是兴趣,不是指的主职与主业,而是主职和主业之外的个人爱好。一个人没有业余爱好,也就是兴趣爱好,不就是一个无趣的人吗?特别是少年,虽然正在求学阶段,也绝对不能天天守住一大摞课本死学习。因为,少年还
趣,就是兴趣,不是指的主职与主业,而是主职和主业之外的个人爱好。一个人没有业余爱好,也就是兴趣爱好,不就是一个无趣的人吗?特别是少年,虽然正在求学阶段,也绝对不能天天守住一大摞课本死学习。因为,少年还在发育时期,智力有待于逐步开发,兴趣面越光,对有效开发智力越有利。谁的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懂一面之识和只会一技之长。少年可以在兴趣面光的基楚上,去发掘最适合个人施展才能的领域。有时对某一个少年来说,学校的主课还不一定能成为他人生的主要职业。
建国之初的中小学校里,主课之外的体育、美术和音乐都有专职教师任课,重视程度不亚于主课。除此之外,学校还特别重视各科的课外研究小组,学生可以根椐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去参加自己十分感兴趣的研究小组。那时候的研究小组种类很多,除了主课的研究小组,还有体育小组、音乐小组、美术小组,体育小组还分篮球、田径、体操等项。每天下午上罢正课和自习,一到课外活动的时候,教室里就没有一个学生的影子了,各有各的兴趣小组,各有各的研究项目。真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不是也可以叫作学校有组织的引领学生在学后玩,在玩中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呢?
那时代的学习生活非常轻松,教师不死教,学生不死学,学生是在多种兴趣中求知的,学生中近视眼少,头痛病少,学习成绩都是师生双满意。
少年趣不是在消磨时间里无知无识的疯玩,而是在提高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艺术素质的前提下,把少年往才智和才干的金光大道上导引。成语里有几个与“博”有关的成语,非常有趣,比如:“博古通今”、“博洽多闻”、“博大精深”、“博闻强记”、“博学多才”、“博学多闻”等。博,就是广、多的意思。其中“博学多才”,就是指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只要少年能兴趣广泛,就能从多方面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能在从事多兴趣的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教师没有教到的多种才干。这些从课外兴趣中学到的知识与才干,有助于更好地学好正课。
无多方面兴趣的少年,从外表上看不开朗、不活泼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脑筋死板,学习费力,易趋自卑。一个人,从小就置于无趣而多难的囚笼,与葬送一个人的美好前程没有多大区别。有时候,有一些少年出于个人自幼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同龄人交往,也是家长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对于这样的无趣少年,家长一定要用心开导,下功夫培养。孩子一旦开窍,会从无趣喜爱一趣,当他从兴趣中尝到甜头以后,他原来的那种内向而自卑的性格就会来一个大转弯,开始迈上寻觅兴趣的正道,开朗而快乐的生活与学习。
少年多兴趣,容易激发一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和发明创造性,对未来充满希望,意坚志强,乐观生活,成才创业的时间或许既早又快。与培养人才有益的少年兴趣不能忽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