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衡雍杂文2025-04-17 23:37:07
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可能抑制需求的影响下,原油价格跌势似乎尚未出现停止迹象。同时,需求增长的疑问依然笼罩着市场。国际油价在近三个月上演了一幕极为罕见的“高空跳水”。国际原油价格从7月11日每桶147.2
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可能抑制需求的影响下,原油价格跌势似乎尚未出现停止迹象。同时,需求增长的疑问依然笼罩着市场。国际油价在近三个月上演了一幕极为罕见的“高空跳水”。国际原油价格从7月11日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到11月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报63.70美元一桶。短短3个多月累计下跌57%!油价为何从疯涨到剧跌,年初石油价格疯涨,源自人们预计“美国救市”能力挽狂澜,就此平息爆发一年多的次贷危机;再加上美国滥发美元引起全球通货膨胀,也导致原油价上涨势如破竹。但当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人们才大梦初醒似地看清楚了次贷危机的真面目。当次贷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动摇了人们的信心,预期的180度大转弯加快了石油价格的暴跌。
美元开始回苏、金融市场的极度动荡以及预期需求的大幅下滑成为国际油价不断下跌的三大重要推动力。
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到60美元以下,国内汽柴油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不仅汽柴油批零倒挂现象得到扭转,而且国内汽柴油批发价不断下跌,各地民营加油站纷纷下调零售价格以促进销售。而中石油、中石化公司旗下的加油站在部分地区也开始自行降低成品油零售价。毫无疑问,“市场之手”正在部分地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国内成品油定价还是没有第一时间与国际接轨,没能使价格第一时间正确反映市场供求信息。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的跟风涨价速度却是非常及时。而成品油调价此次却明显迟滞于“市场之手”,为何会生此怪现象呢?
部分加油站开始变相降价促销。国内油价整体下调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来自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消息却告诉我们,他们并未接到下调油价的通知。国际油价已经出现暴跌,预示着我们的油价进口成本大幅降低,销售价格也当随之下调才对。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总是喊着要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油价,却始终降不下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前只要国际油价一出现上涨势头,国内油价必定是迅速与其接上轨,马上跟风涨价。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权威公布:全美普通汽油零售均价截至10月底每加仑降低到2.91美元/加仑,如果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兑人民币6.83元,以及1加仑相当于3.8升计算,这一价格相当于人民币5.20元/升。目前,国内93号汽油价格普遍在6.25元/升左右,全世界路桥收费有95%出现在中国!换句话说,世界各国基本上不收养路费、过路费,而是放在油价里收取燃油税。如果再算上养路费等其它费用,国内行车成本高过美国。国际油价的下调跌到目前的60美元,回调幅度之大超出不少人想象。此时再拿什么滞后效应解释国内油价的居高不下,恐怕已是强词夺理。有人将目前美国的油价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在5元左右,已经大大低于国内油价。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向上走时,成品油供应商喊亏损,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迅速跟上,而一旦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向下走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甚至超过美国,这一“市场之手”失灵的问题确实值得深思。既然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减少负担”,我们毅然提高油价可以理解,那么,在其下跌后,我们理应果断下调油价。从减少国民负担而言,更是迫在眉睫。
当下,油价跟百姓的生活实在是太紧密了。老百姓过日子需要的是眼前的实惠,价格降点,就支出少点。油价是属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资,在油上面附加着国家各级各类的很多政策附属,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还是应该放开管制,让市场来定价,形成竞争机制。油价下调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油价降一些,对老百姓来说,也就是每月少花个百把元吧,不过对于那些营运车辆来说就能节省很多支出。
实际上油价不是不可降,只是愿不愿意降而已。很明显,民营加油站是从中石化、中石油批发成品油,既然他们都可以降价销售,为何中石化、中石油不可以降价呢?有专家给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每日消费汽柴油48.28万吨,如按每吨降价500元~800元计算(这也正是传言中的降价方案中的其中两套定价标准),迟一天降价,全国车主及用油单位,每天就得多付2.4亿元到3.6亿元。这些钱进了谁的腰包,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成品油市场及价格的控制权,基本在政府部门和垄断企业手中。现在,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太大,面对开放的市场信息,原来的管理模式显然很不适应变化的市场,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反应也就总是比国际上慢了几拍,导致政府管理机构上下两难,生产销售企业也忐忑不安,终端用户不满。
有媒体报道说,在油价大幅度回落压力下,相关部门已经拟定了三套成品油零售价下调方案上报审批。据透露,三套方案分别是每吨成品油下调500元、800元或1000元,粗略折算,三套方案的下调幅度在0.4~0.9元之间。但相对国际油价的下降还有更大的空间,国内油价为何迟迟降不下来?难道真如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齐放所说,由于我国大部分石油资源仍在两大集团手中,因而它们“可以有效地左右推迟或者不进行成品油调价”?果如此,垄断利益集团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
再听听咱们的石油巨头和发改委,面对下跌的油价怎样为老百姓说话?炼油企业说:“定价权不在我这里”,发改委说“谨慎观察”。如果说四个月之前,中国的有车族们还在为国内油价会不会涨到八元人民币而忧心忡忡的话,那么,四个月之后,这个群体则在集体抱怨中国的油价为何在国际油价一路大跌的时候“跟涨不跟跌。”唉,悲哀咱们中国老百姓太老实、太善良、太容易被“愚民”政策所忽悠了!
有消息说国家发改委在上一次汽油价格上调到六块多的时候,曾经说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到100美元以下,国内油价就下调。可是现在国际油价已经下跌到60美元以下了,但是国内汽油价格却依然没有动静!难道国家发改委是在忽悠全国老百姓?看看国内各个垄断行业的调价行为,我们可以看出点问题,就说车票吧,一到春运,不管是铁路还是公路,都说为了分流而进行提价,但是春运过了以后呢?我们再去坐车,票价还是春运的时候的价格。涨得时候理由是冠冕堂皇,到了要下跌的时候,就没有声音了。这些企业只会把老百姓的钱一点一点的搜刮干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