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提拔的随想
鄙人其实从骨子里乃教书匠一个,本和提拔毫不沾亲带故的,它不招惹我,我也没心思打扰它。几年前,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虽然远在僻静的乡下,学校基础建设也不敢恭维,可那里有山有水,空气清新
鄙人其实从骨子里乃教书匠一个,本和提拔毫不沾亲带故的,它不招惹我,我也没心思打扰它。几年前,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虽然远在僻静的乡下,学校基础建设也不敢恭维,可那里有山有水,空气清新,人文淳朴,却也乐得逍遥自在。要知道,我可是下定决心一生扎根于此哟。那时我还天真的以为自己教书不如人是因为名字不合“五行”,从教闲暇之余,还和老师钻研易经一小段时间,并从鲁迅先生笔下的润土那里获得灵感,本人也缺土,何不以有土的字为名儿。所以,几经深思熟虑,取单字“圯”作为笔名,圯,何意?桥也。可见我多么想做山乡的一座输送希望的桥啊!可造物偏偏弄人。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在妻子轻描淡写的鼓励下,顶着当时流行的各种流言蜚语,一不小心我报名参加了组织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考试。那时也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当然也有检验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的冲动。说句有点儿迂腐酸溜溜的话,我还真没把它当会事儿。我知道,就是当会事儿也不会管用。观其祖上八代,作官的无一人,就是读过几天书的也是凤毛麟角。谁都知道,现在没人关照,想从政并非易事啊。可就是在这样根本没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以小组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笔试,并同样以第一的成绩通过面试,真是始料未及。我都想对自己刮目相看了,当然别人更是如此。熟悉的人无一不明了,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从未有什么过人表现的俗人。即使各种“早以内定”“没有关系考试第一也没用”等说法再尘嚣日上,也没能阻挡我改行从政的脚步。就这样,我离开了三尺讲台,进了城,在一个不起眼的业务部门任副职领导。临近30,也算经历人生第一次提拔吧。
自打进入行政行业起,工作闲暇,茶余饭后,每每谈及提拔之事,关于别人,也关乎自己。如某某领导高升了,某同学提拔了,某同事交流到好单位去了,别人都是“从糠桶进了米缸”,自然是人生之幸,命运之美。自己往往只有艳羡的份,考虑过多那是徒增烦恼。对自己的现在我不能不满意,想到那些还战斗在寂寞讲台默默耕耘的曾经的同仁,觉得命运之神对我挺眷顾的。即使没有什么权利,也不会有太高的地位,但也乐得清闲自在,与世无争。“躲进兰台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可是当幸运被抽到党校和一拨颇有前途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后,心中沉睡的那种欲望恍惚被激活,都不能自已的蠢蠢欲动起来。要是在从教,我都会怀疑自己的。可能是环境改变了,不得不“到那山就唱那山歌”吧。加之上司极力推荐,不管是出于对我的勤奋工作的肯定,还是出于对下属由衷的关爱,我都很感恩。就当我的激情被点燃,自己都充满无限希望时,无情的现实戏剧般改变了一切。不为别的,就因为年龄。呵呵,要知道,29岁的我难道老矣?不理解,不服气。听说年龄限制在27岁以下,多残酷啊。我私下里算过帐,大学毕业23岁,3年顺利的话进副科,可谁会那么一帆风顺呢。可能也只有中专毕业的才会有机会吧。果不其然,正如我所料。当初真后悔不是中专毕业呢。就这样,在我积极争取,努力攀登的时候,想被提拔的设想胎死腹中,激情流产,枉费领导的栽培。这算是人生中经历的第二次提拔吧。
时下各级政府换届沸沸扬扬,人事变动变幻莫测,组织部门也正是用人之即。按我们领导的说法,单位推荐培养干部也是发展生产力,所以他四处奔走,有意让我卷土重来。下乡去吧,把级别搞起来,然后才有发展空间。我何尝不知道,一是他真诚的关怀让人感动,二是自己的处境让人担忧,老是在机关是没有前途的。他说这次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只要你去,我会出谋划策的。多优惠的条件,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也许是又老了几岁,家里喜添千斤小宝宝,爱人远在乡下工作等等诸多原因吧,我犹豫了。当然也曾郑重其是地征求过妻子、老丈人、朋友以及网友的看法,有支持有反对,也有不知道怎么说的,令人欣慰的是妻子和网友是极力鼓励的。我这人其实可能过于固执,加上自以为是的深思熟虑,也许是优柔寡断,自己决定的事难于改变。加上过于严酷的剖析自己,无背景,无经济能力,性格内向,笨嘴拙舌,不会喝酒,妻子孩子不在城里,以后受教育不利,更不可思义是灵魂深处那股文人所谓的清高不求人迂腐酸味屡屡作祟。还是算了吧,我决定放弃窃以为唾手可得的机会。人有时候是最奇怪的最琢磨不透的,当眼见别人步步高升,心里免不了涌上几份酸楚,几份无奈,几份后悔。也许自己真不该放弃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机遇,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了呀!还好,我也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除了徒添一丝惆怅外,也无什么大碍。只是为领导的苦心和关爱汗颜,令人失望啊!也为命运的叵测而感叹,当你失望时它会给你希望,当你希望时它会给你失望!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陕西行(下)
下一篇:月光下,捡拾一枚诗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