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下三件宝

父亲留下三件宝

惊座散文2025-04-23 04:52:39
父亲一生清贫,十五年前离开我们时,没有留下万贯家财,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三件无价之宝。
第一件宝贝是“读书习惯”。父亲读私塾长大,喜欢与书为伴。父亲生前在企业从事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办公桌和床头堆满了书。书读多了,知识就丰富,理念亦新颖,为人也宽厚,培养了许多中青年干部。父亲很爱我和弟弟,在生活非常困难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说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上学读书。父亲每次探家,都给我们买上儿童画报、连环画和《儿童文学》、《故事会》等文学读物,有意让我们咀嚼文字,品味书香,养成读书习惯。由于读书,我从一名高中生逐步成长为人民的检察官,退居二线后,还涉足文学创作,出了一本散文集。
第二件宝贝是“补旧传统”。父亲那个年代贫穷落后,生活艰苦。拿穿衣服来说,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除了过年买新的,平时都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的。我上高中时,上身穿的是拼装的“迷彩服”,下身穿的是屁股上“长眼睛”的裤子。到公社当秘书那三年,骑的是父亲用了多年的老式大杠自行车,穿的是父亲从脚上脱下来的旧翻毛黄皮鞋。后来到县委办公室和县检察院工作,我也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补旧传统”。
第三件宝贝是“竹子精神”。父亲崇尚竹子,为人正直,一生清廉。他要我们跟他学,做堂堂正正的人。老家屋后有片竹林,父亲常将我叫到竹林边,用古人咏竹的诗句教育、激励我。记得我参与重建检察院的次年元旦午饭后,父亲在竹林边,先要我背颂朱元璋的《雪竹》和郑板桥的《竹》,然后说:“朱元璋颂扬的是竹子的刚正不阿,郑板桥赞美的是竹子的清廉高洁。别看这些竹子默默无闻,它们却有高尚的品格和精神。检察工作特殊,我希望你向竹子学习,做一个领导放心、人民信赖的检察官。”从那以后,我将父亲的话铭记在心,做了三十五年名副其实的检察官。
父亲留下的三件传家宝,我们正一代一代往下传,并让它永不褪色。感谢父亲,怀念父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