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

知天命

惹火烧身散文2025-07-08 04:10:37
知天命是孔子提出的,那年他读《易经》,穷究物理,循天道,知可为与不可为,知天命之所属。在我等芸芸者理解:知天命,就是今生今世就这样了,命运安排好了,余下的日子就应顺其自然、平平淡淡的过,就该偃旗息鼓俯
知天命是孔子提出的,那年他读《易经》,穷究物理,循天道,知可为与不可为,知天命之所属。
在我等芸芸者理解:知天命,就是今生今世就这样了,命运安排好了,余下的日子就应顺其自然、平平淡淡的过,就该偃旗息鼓俯首听命。知天命以前,去拼搏是懵懂;知天命以后,再拼搏是拼命。命运都被别人掌握着,任你怎么努力,那都是瞎折腾,白掰。
五十,虽不能说日薄西山,大幕降落,但人生已走过了一大半,演出高潮已过,余下只能是凑合节目,若能出彩,将是意外收获。
五十,再不是有力使不上,而是力不从心。人过三十无少年,何况五十!来敲门的没一个是好的,好记性,好身体,都开始向你挥手告别。慢性病,老年病接踵而至。你的美梦,宏图逐渐被一大堆瓶瓶罐罐所挤占。五十岁的手已经无力抓牢自己想挽留的东西了。
一颗躁动的心走到五十,已经很累了,她可能再不能泵出激情和豪情。一种随遇而安的平淡,一种勘破人生的无奈,一种世故圆滑的练达,在五十的血管里流淌。五十再不能凭着力量立于世,只能拿经验技术混日子,如同练武之人功力丧失,只能用花架子与人虚与委蛇。
到了五十,英雄气短,更谈不上儿女情长。老夫聊发少年狂,只是一时之兴。花前月下,则与人笑柄。
五十似乎是廉与贪的年龄分界线,五十岁以前仕途光明,晋升有望,贪婪的手在前途和钱财之间掂量和犹豫着。到了知天命,仕途黯淡,想再有大作为已很难了,大捞一把之心油然而生。圣人发明了“知天命”,却给贪官提了个醒,罪过啊
圣人发现了“知天命”,不知他老人家是不是真的知天命。反正后来他又出去求仕,又出去折腾了,但命运多舛,宦海沉浮,老人家始终未得到重用,这里当个顾问,那儿充个备胎。他贩卖的东西,没一个人要,最后年近古稀才悻悻地回到故乡,一颗躁动的心才平静下来。分明已知天命,还要与命抗争,这就是圣人的宿命。责任大于生命。
知天命以后又出彩也不是没有,干出大事的大有人在,且不说姜尚廉颇高龄之辈,就说知天命之际的人。刘邦起事时,已近天命,只要他看紧那帮役夫,送到骊山,就万事大吉,回家享福了。可他偏偏放了他们,放了不说,还入伙当了造反的头,带着一帮愣头青闯天下,提着脑袋徃枪林箭雨里钻,像哪根筋出了毛病。可他硬是攻下了秦都,封王汉中,却还不知足,与项羽争夺天下,直到建立自己的王朝。他是不知天命的人。刘邦的玄孙之玄孙刘备也不知天命,赤壁之战那年,他已四十八岁了,寄附于刘表,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孤魂野鬼似的,完全看不到出头之日。等闲来看他年纪都这么大了,又无本钱做大买卖,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平平安安度过余生。可他不知天命,联吴抚曹,却成就三国之鼎立。
前些日,汉武老弟转发姜文之《狗日的,四十》,文章写得老气横秋,好似此君已看破世情,知天命了。四十,就让他萌生退意,不知五十他该怎么办。现在,此君已早过五十了,仍活跃非常,看来四十之于他不算什么,无病呻吟。
汉武老弟近知天命之龄,整天在天上飞赶场子,贩卖他的品牌理念,唾沫横世飞,流觞倒人醉,他仍有三十岁的心机和体魄。他不知天命。
天命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决不能因其必然,而忽略偶然,偶然恰恰是成就的基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