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庆北京之行

2002年国庆北京之行

邠诗散文2025-10-19 07:18:38

98年改革后,我去了一个两栖性单位,对外是独立单位,对内是科室,有一定经费。所以,我们趁每年的两个长假、暑假,去过泰山曲阜,游过蓬莱、崂山、沂山,去临朐看过红叶老龙湾。到了2002年,有个卖保得花肥的孙姓出租户,平时没事总爱往我们办公室凑,一来二去熟悉了,我便称她“孙二娘”。得知彼此孩子都差不多大,便相约国庆一起出去玩。去哪儿呢?她的堂妹在北京。早就听人说:“没去过北京,等于没下生。”所以,我对北京也非常向往,更想领孩子去看看。头说北京大串联时他去过,但是他家大嫂没去啊!在我和孙二娘的强烈建议下,他同意了国庆北京之行。告诉我们办公室的大聊,他嘿嘿笑,没说话。不说话就是默认。这样,我们四家北京之行就定下来了。当时为了自由,没想到找旅行社。后边才知道,这真的是失误。
行程定下来,由我负责买票。我去找火车站的初中同学李帮忙。她说不好买。后边说新加了一趟临时列车,知道的人少,所以比较空闲。发车时间是晚上1点,电话请示头,他说9月30号放假后,晚上乘车正好出行。我便让同学给买了11张30号的票。拿到手后,又问同学是30号夜里1点吗?她说不是,是30号早晨1点。我一听晕大了。30号白天还要上班呢,这怎么办呀?!
但是票很难买,我又不敢退票。汇报后自然挨了一顿训。后来,孙二娘的丈夫要在家照顾犯了病的母亲,不能跟我们一起去玩了。我又回去退了一张。这样,29号晚上11点多,大聊来接我们和孙二娘母子去火车站。头的一双儿女大了不愿随父母出来,夫妻俩就带了上中专的侄女。大聊的儿子也参加工作了,只剩夫妻二人,孙二娘母子,加上我们一家三口,刚好10人。乘30日凌晨1点多的临时客车,向北京出发了。
由于是临时加的车,比较空闲。后边车厢几乎没人。本来想打扑克,但有人瞌睡了,于是都占了长座开始睡觉。头说买了硬座享受的是卧铺待遇。但是这车要给别的快车让道,走走停停,很是急人。500多公里居然跑了12、3个小时,到北京时居然30号下午了。随着人流走过长长隧道出站后,见到的是拥挤的人海。
孙二娘去给她堂妹打电话,我们在原地等候。说好她堂妹来接我们的。等了半天,她们姐妹俩过来,一一见过面后,她领我们乘上公交车,去早就为我们订好的旅馆。一个多小时后,到忘了是西直门还是复兴门下车后,走了不多远,就到了白塔寺旅社。她领我们登记后,有个上年纪的妇女领我们去住宿。打开门一看,都傻眼了,原来我们住的是半地下室。当时只跟孙二娘说不要太贵的,所以她堂妹就本着便宜的宗旨订了。就这样的房间,一周前预定时是30元/天,到拿钥匙时又涨了5元。但是这是事先托人订好的,又不能表示出不满意,只有勉强入住。
孙的堂妹说次日带我们游故宫,便要先回去。我们问她去天安门怎样乘车,想带孩子们去看升国旗。收拾好房间后,我们先去附近的饭馆吃了在北京的第一顿饭。晚上,我跟丈夫去给他同事在北京读书的儿子送东西,说是很近,搭车还花了50多元。因为累了,回来后要早休息。临睡前问次日还有谁去看国旗,头说他大串联时看过就不去了。大聊爱好摄影,会跟我们一起去。丈夫虽然很不情愿早起,但还是很勉强地答应了。


早晨4半点多艰难地起床,唤醒夫女,去外面叫醒孙家母子、大聊,简单洗漱后出门乘地铁。
感觉走了不多远,就是复兴门站,地铁票价3元。第一次乘坐地铁,等候的时间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这个时间人很少,地铁内比较清闲。大聊曾经多次来北京,路况比我们熟。跟着他乘坐到天安门后,走上地面时,看到通道口的柱子旁有些人坐在地上倚柱而眠。好像是为了看升旗,夜里就守候在这里的。
黎明时分的天安门广场,摆满了节日的花坛。开始是三三两两的游客散布在广场,后来越聚越多,都在等待那一个庄严的时刻。
6点时,人群开始往前拥挤。后边的踮起脚尖跳高也看不到前面的情景。随着国歌的响起,女儿手拿相机急得乱叫。最后还是我跟丈夫两个抱住她的腿,让她对着升旗的仪仗队咔嚓两下以偿夙愿。
升旗结束了,人们开始散去。这时我看到身边的那些白色大花坛的花草,已经被人踩得不成样子,很是惋惜。
看完升旗,大聊领着我们到天安门附近的东交民巷里的一个小饭店去吃饭。我要了一碗豆腐脑,两个包子。在此之前从没喝过豆腐脑,对它没啥印象。谁知第一次品尝,味道出奇得好。回潍坊后却再也吃不出在北京的味道了。
吃完饭后,老大带领着那些剩余的人赶来跟我们汇合。孙家堂妹一家三口也来了,堂妹夫扛着8岁的女儿给我们当导游。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坐在爸爸的肩膀上操着纯正的京腔说话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逗得老外们连连拍照。仰望天安门城楼,想象着开国大典和领袖们在城楼阅兵的情景。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看着伟人题词和各个时期的浮雕,回想着课本上的描述,心中油然而生敬意!
在我们经过地下通道去故宫接近出口的地方我看到大聊抱着摄像机在录像,好生奇怪他录什么?等我回头一看,简直吓傻了:目光所到之处,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头,整个通道就是一条人的河流。
堂妹夫去买了门票,分发给每个人后,我们互相招呼着挤向故宫。妹夫依旧扛着女儿,先指给我们看午门,想起斩犯人的地方。里面随着人流,先是外朝再是内朝,那些幽深的宫殿,龙凤雕刻,让人感受到了皇家的威严。有些地方在修缮,有的用围栏保护着不能进去,只能在外远望一下。时隔七年,再回想当时的情景,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多!
出了神武门,望着不远处的景山,想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次自尽。原来一个王朝从存在到灭亡竟是如此短的距离。
此时已是下午,堂妹一家带我们乘公交车去吃午饭,在车上我们看到了五四纪念广场,那些雕塑虽然是一闪而过,却是早就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到了饭店,大聊一摸口袋脸就变了色。我们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被偷了?他不说。后来还是由我丈夫负责订饭(临来时分工,大聊和我丈夫分管钱物,我负责胶卷之类)。但堂妹夫一家要请我们吃饭。争执不下时,只有客随主便。
吃过饭后,我们返回住处。看到有些人在过道里摆了很多的小盆君子兰花苗,听口音是东北人。看样子是长期居住在这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