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心情(一)

散落的心情(一)

识微知著散文2025-08-24 09:35:20
已是深夜,我丝毫没有半点睡意,就这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静静的,静静的。房里的中央空调发出低微的声响,这声响,让我感觉更是寂静,有如家乡夜深人静时深山沟里时断时续传出的禽类孤独的嘶叫。正是有了这些声响,才显得夜是那样沉静。一连几天,我都是这样。什么时候困了、累了、睡了,真是没有记挂在心上。
夏日了,天亮的很早,我醒的也早,看看手机时间,也不过五点多钟。这个时辰起来做什么?无事可做。懒在床上,侧着身体俯望窗外。密布的楼房静静地耸立,天纯纯的蓝,好似用水洗过。那蓝色包围着楼房,真是好看!这个地方,难得一见这样的蓝色。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了蓝色。在家乡逗留的日子里,我最看不厌、看不烦的就是蓝色了。家乡的天纯蓝纯蓝的,不时有雪白的云朵飘过。在蓝天白云下,有欢快的鸟儿结伴展翅飞过,如我愉悦的心情一样。
思想这东西就是太过自由、太过随意。躺在床上,看到窗外的蓝色,我便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蓝色。蓝色、家乡,家乡、蓝色,猛然间,我找到了喜欢蓝色的理由。我对蓝色的喜爱原来是源于对家乡的喜爱。难怪,蓝色看在眼里,却牢牢地印在了心里。
我的思绪弥漫着,由窗外弥漫到家乡,又从家乡弥漫回了床上。扭头看了看耗费几天才看完的、老同学写的自传体小说,思绪不由的又停在这本书上。忠卫用了很多笔墨去写他的外婆,外婆抚养了他,可见他对外婆感情之深厚。那个年代,外婆是个重要的角色,家里离不开外婆,孩子们更是离不开外婆了。那个年代,日子过得很是清贫,可不知怎得家家都有一帮孩子。真是难以猜想,孩子的父母们是如何想的,他们为何要生那么多孩子?难道他们不知道生活在清贫的世界中?难道他们不知道多一个孩子就会多一张嘴、多一张嘴就会多一份负担、多一份负担就会多一份清贫和艰难?孩子们多了,自然要转移一些负担,于是在大多家庭里,外婆便成了这种负担的承接着。这些缠着足的小脚外婆们,她们不言苦、不言累,艰辛地抚养着她们儿女的儿女,她们的伟大是默默的伟大,她们的伟大是深沉的伟大,她们不仅养大了孙儿孙女,而且还将许多美好的品质,在潜意默化中,移植到了孙儿孙女的身上。孙儿孙女们铭记外婆、不忘外婆、孝敬外婆、赞美外婆,自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睡在床上,凝神想想,有那么几年没有完完整整地看过一两本书了。因为什么?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还是,心情太过于浮躁?思前想后,大概还是由于心情浮躁的原因吧。昔日家乡上学时,我的心情可不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心情特别安宁,只知道用功学习,别的什么都不去想、不去做。如今生活安逸了,家庭事业也小有了成就,可我的心情反而变得浮躁了。社会在竞争中发展,人们在竞争中生存,职业的不稳定性,生活保障的不确定性,人的心情怎能安宁得下来,心情浮躁当属正常的了。大环境安宁了,小环境也就安宁,我深信这一点。好在,尽管心情浮躁,我还是尽一切可能压低着这种浮躁。养养花,投入一些精力和心情;唱唱歌,释放一些压抑的心情和不快;写写博文,记录自己昔日的爱恋、今日的所思、明日的希望。
隔着窗户俯看窗外,林立的楼房寂静,没有一丝风吹叶儿的痕迹,天依然很蓝很蓝。再看良久,蓝蓝的天,有朵朵白云悠闲地飘过,真好似我懒在床上游动的思绪。就让我的思绪,踩着白云飘呀飘,飘过平原,飘过山岗,飘向也如天空蓝色的大海……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