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而后三思
项羽在同秦军作战时,当机立断地破釜沉舟,因而功成名就。
可见,适时的果敢的采取行动是很有利的。
但是,同样是项羽,他却在鸿门宴上顾虑重重,当断不断,以致错失良机,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
可见,深思熟虑未必就利于行。
往往,思都是以小心和谨慎的形式出现的。
然而,有的人在心中勾画了一辈子的蓝图,可就是从来也没构建出一座大厦。
小心谨慎固然是虑事周详的表现,但若是思得太多,就会变异为怯懦无能。
谁都不想做思想的巨人,行为的矮子。
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思,而是说思要思得是时候。
行宜在思前,只要你不莽撞行事。因为也许只是片刻的犹豫,机遇已经从你的指缝间悄然而逝。
我们常说“先下手为强”,并不是说先下手就一定能成功,但至少,他更接近成功。
倘使只有一个苹果,眼明手快的人自然比其他人更容易捷足先登。
行得早行得快的确利于你拔得头酬。
那么,行后之思的意义又何在?
教育学家陶行知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已经告诉我们:行后,可以得知。
而如若不思,知从何来?
曾子每日三省,省的是每天的言行,省出的是自己的修养。
我们行而再思,思的是自己行的不足,思出的是自身的完满。
须知,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去力补;只有补了漏,才会让自己渐臻成熟。
因此,行,就要先行,并且要行得果敢;而思,就应后思,并且须思得透彻。
其实,行而后思,思而获知,知而利于行。这只是世间最简单的逻辑。
行而后三思,思必利于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