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一场雨碎江南
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只有公交车轰轰如雷的声音,掩了我耳机里的细语呢喃。我把音量调到最大,试图隔离这寂寞的喧嚣,然而无济于事,二十分钟的路程,我不得安宁。隔着车窗,路边空荡荡的豪华商品房一栋栋从我眼前闪过
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只有公交车轰轰如雷的声音,掩了我耳机里的细语呢喃。我把音量调到最大,试图隔离这寂寞的喧嚣,然而无济于事,二十分钟的路程,我不得安宁。
隔着车窗,路边空荡荡的豪华商品房一栋栋从我眼前闪过,我开始怀念夜岚下我躺在屋顶听一曲《雨碎江南》的惬意时光。
那时候,风是寂静的,月亮也是寂静的,却不曾化生悲伤。“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风如绸,月如水,耳畔音律婉转,时而舒缓,时而忧伤,有江南油纸伞下的风华绝代,有水乡一叶扁舟上的逍遥自得。似梦,也似飘摇在九天河汉,身旁星光斑点。
在《雨碎江南》的诸多版本中,我独爱丢子的印象版。二胡的哀怨,竹笛的悠扬,琵琶的婉转,古筝的韵味,都在这一版本中有所展示。每一种乐器,都以它们自己独有的魅力演绎着曲子独有的灵魂。
即为“印象”,那自然就有不同于别的版本的意境。
好似……一场无际的旅程。
不知谁家的游子,不知谁无形的牵引,他偶然跋涉到了江南,时逢梅雨纷纷,他沐着细雨,独自游走在青石板铺的街巷中,脑海中便有了种种对江南的臆想。也许该有一个故事,也许该有一段感情,但总归是牵动了他内心那根思念的线,江南,雨中的江南,在他心里,就有了一番独特的味道,这便是属于他自己的《雨碎江南·印象》。
愔愔琴声泠泠雨,大珠小珠落玉盘。钢琴之声,如雨水笼汇成溪,悄然流动,淙淙泠泠。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她撑一把十八骨伞,立在桥头,听雨水滴落,棹歌悠悠。
珠玑落罢,二胡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恰如其分地加上伴奏,点缀木琴叮铃之音,听雨的绵长忧伤便沁入心底,桥头伞下,那双如水的眸,是否也聚起泪光?二胡结束的尾音短促有力,像那根思念的线突然崩断,生生扯得心头突地一疼,蛊惑人心的牵挂。
是从城市的喧嚣里挣脱出来了吧。这笛声悠扬,正是江南应有的清婉动人。
远离了城市的钢铁森林、拥挤燥热,在这场江南的雨里,醉了,静了,沉溺了,仿佛已化作湿润的水汽,融到了江南的氤氲云烟中。褪去所有浮华的修饰,换上简略的发髻,换上素白的旗袍,亭亭立在船头,拂面而来的细雨,滋润了干涸已久的细胞。
这渴望已久的平静,能持续多久?时代的气息随着北上南下的风侵略而来,这一方净土,又能生存多久。
厌倦了流行的无病呻吟,厌倦了金属音乐的震耳欲聋,厌倦了,奔波中的悲欢离合,回首,那些静谧的夜晚不复存在。这支笛,这把二胡,这台古筝,这把琵琶,总有人愿意和我一样,宁愿守着它们到老到死。
雨依旧下着,故事依旧进行着,谁也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谁也不知道,这个故事究竟属于谁。古筝之后,提琴协奏承接了曲子最高潮,小提琴和鸣给江南添了几分壮阔、几分豪情,大提琴低沉厚重,雄壮中又有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反复拨弹着那几个音符,又渐渐的淡了,钢琴的声音也淡了,像是立于飞檐之下,仰面,静观檐角雨滴如珠,颗颗滴落,砸在青石板的小凹坑里,碎珠四溅。经历百般的心,参透了悲欢离合,重归平静,终于平息。
一切都落幕了。
然而,席慕容说过,世间有太多无法落幕的盼望。
那生命中最深处的热爱和守护,永不止息。这些被拿来充当考学或生存工具的中国传统乐器啊,缺失了最初的灵性,可是我是那样热爱它们,誓要为他们找回最初的灵动!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旁人如何看待,我依旧向往笛声的悠扬,琵琶的呢喃,依旧向往多少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经典。
江南渐渐的远了,雨,渐渐的停了,梦,就到这里。那渐行渐远,丁香一般的姑娘。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