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奇茶

石上奇茶

化生散文2025-04-07 19:59:06
“南台高耸挂晴空,大地河山入望中”,海拔640米的南台山似雄狮遗世独立于石正盆地;从平远县城望去,山脉横亘十里,被当地人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出生于南台山脚下的广东北伐总司令姚雨平将军赋诗赞曰:“
“南台高耸挂晴空,大地河山入望中”,海拔640米的南台山似雄狮遗世独立于石正盆地;从平远县城望去,山脉横亘十里,被当地人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出生于南台山脚下的广东北伐总司令姚雨平将军赋诗赞曰:“如雨如云参大岱,万家生佛拜如来”。
名山有寺,寺出名茶。
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编印的《平远县志》记载南台山有东霖寺、武仙殿等处,其中对武仙殿有详细的描述:“在南台石。四面壁立千仞,中通一径,其上平衍;有泉,可居数百家;旧有三师,炼修于此。”南台茶与佛道有关,正如《茶道知识》介绍:僧人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僧占名山盖寺庙,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南台山有武仙殿、吕帝庙、白云寺、青山寺、金粟寺、乐湖寺、东霖寺等,或建于峰顶、或悬于绝壁、或倚于石隙,为山下古今善男信女捐建。闲不住寺庙看守者,在寺庙石隙一丁点的泥土里种植茶树,每年春秋两季采摘。
南台山诺大的山体,均为丹霞地貌,壁立千寻,灌木、乔木等植物立地条件极其残酷,因为土壤由石块历经千万年风化而成。林边、石缝间的一点点土,都成了南台茶弥足珍贵的“安身之所”。尽管在五六十年代在山腰开辟了南台集体茶场,但也无“茶园”风光那种气势与翠绿。因此,说南台茶为“石上奇茶”一点也不为夸张。
南台山的缥缈云雾间、依稀山色里,无论石径攀行、茶园劳作,还是端坐赏景,都予人无比的爽快舒坦。“万壑风烟千树雨,一楼禅榻四窗风”,如此风雨如织气候、万仞之巅禅寺,主客在南台茶的香气里笑谈古今、纵论天地,这时的茶不仅仅是解渴的饮料了,已经进入了“禅”的境界了。在中国茶文化里,茶味即禅味,茶与禅合一,透过饮茶,进入平静、和谐、专心、虔敬、清明的心灵境界,所以茶不仅为诗客所慕,也为僧家所爱。
我坚信,南台茶的起源是寺庙自产之物。一杯热茶,为登高而来的善男信女送去一片诚心;一壶夜话,让文人墨客感悟世界之微妙与安然处世之道。南台茶超凡脱俗,石间随遇而安,汲云雾之精华,采摘于日日念经的僧侣之手,成品于木鱼声声信香缭绕的寺庙之所。何况,当年南台的香火鼎盛,人来人往,既登高观景、又诚心拜佛,香客骚人经常寺中过夜。年代久远,宾主月下共饮南台茶情景已缈缈黄鹤。现代平远诗人张公略曾写下露天啜茗清淡之感受:
习习清风夜气清,露天茶室爱天晴。
氤氲香茗湔肝肺,灿烂繁星耀眼睛。
小坐林间从日落,高谈议论更风生。
良宵意兴真堪赏,携杖归来缓步行。
南台山春夏雨季朝夕雾气缭绕,正是名茶最佳种植地。价格一路飚升的南台茶,却无法扩大茶园种植面积。2009年12月,南台山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荣膺“广东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称号。从此,南台茶无法再扩大种植面积,是梅州九大名茶中的稀有茶种。
南台茶并非徒有虚名。茶青稀少,南台山土瘠地瘦,茶叶也长得小如指薄如纸,产量极低,采摘人工成本很大。手工制作,耗工费时。今年春天,我曾走进茶坊采访,对南台茶的制作工艺有所了解:用竹筛晾、土制擦茶机揉捻、手工揉捻去青、铁锅杀青、烘焙,精选,复烘。工人视茶叶为珍宝,一丝不苟操作,出来的茶叶成品如半个米粒大小,黑黝黝、深甸甸的。
南台茶与本地锅叾茶一样,具有香、甘、滑的特色,而且具有助消化、清肝、明目、利尿、止痢、减肥等特有的功效。由于茶叶生长周期长、产量低,茶叶特别耐复水,冲泡十水也甘香依旧。因南台茶有如此奇特的功效,南台茶远销南洋各地,目前南台茶产量不多,物稀为贵。当地人或多或少储存一点备作药用,或馈赠亲友。南台茶比一般茶虽价高数倍,但供不应求。
一撮南台茶,集大佛之灵气、浓天地云雾之精华,啜一口,甘于肺腑,缘于前世今生:
今生注定和你会有一段缘,白云深处叩访了你千百遍。
你是不是我许下的那个愿?飘飘渺渺总萦绕在我心间。

写于2011年6月6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