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吃晚饭,接到郭同方先生的电话,说他准备再出一本书,请我给他写篇序,我答应吃过饭到他家去取书稿,他说他送过来,再三推不过,就让他送过来。吃罢晚饭,还不见他来,打电话问,说正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吃晚饭,接到郭同方先生的电话,说他准备再出一本书,请我给他写篇序,我答应吃过饭到他家去取书稿,他说他送过来,再三推不过,就让他送过来。吃罢晚饭,还不见他来,打电话问,说正在路上走着,我就出门去迎他。他家在三里塬,我住在望台花园,直线距离约2公里,打的4元钱就到了。赶到广场,仍不见他,又打电话,说走到广场街道办门前了。他没有从西大街走,而是走红旗街,我怕再错过,只得站在北门口等。见了面,他再三地说又要麻烦我,然后拿出两张羊肉泡馍票,一定要我收下。
回家后感叹不己,不停地向妻子讲述郭先生的不容易,说郭同方先生诸多让我感动的事。郭先生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参加工作后先是在木器厂,后调到二轻局工作,虽然平顺退休,但就像路边的一棵小树,被路过的生活车轮不停地擦伤,一辈子没有蓬勃过,多亏他爱好写作,让他一生有所得,有所成功。这样简单地述说,好像郭先生很容易似的?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年在平凉城区街头奔波,有好几年,经常在大街上遇见郭先生,或者是早上九点多,或者是下午三点多,郭先生拖着一条残疾的腿,从三里塬走到市工会阅览室去看报纸,我问过他,为什么不订几份报纸,而要这样不方便呢,他说掏不起钱,再说退休后每天外出走走,即煅炼身体,也能寻找到一点儿灵感。于是,几乎每天平凉街头就能看到一位残疾的老人在不疾不徐地奔走。遇见我,总是殷殷地拉住我的手,叮嘱最多的是,要我注意身体,要我注意休息,要我慢慢写文章。我一边感谢着,一边感动着。
郭先生写作不容易,他不会用电脑,每写一篇文章,到文印店打印了,拷在U盘上,或者发表了,或者一直待在U盘中,他的很多文章就散乱地布满在U盘上,如一地的珍珠,散散乱乱地堆放在黄土地上。珍珠非凡的品质是蚌用一生的心血养育出的,郭同方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用心血哺育而成的珍珠,他所受的文化程度有限,妻子一辈子没有工作,生活在北方经济比较落后的小城,又要养育儿女,受得阳光雨露少,汲收的营养有限,仿佛那嬴弱的小草,在春天到来之际,仍然拼却着一腔热血绽放那对春天热爱的花儿,他在写出了一些精品文章的同时,也有一些篇什发挥的不够淋漓尽致,比如文字的不够凝炼,比如文意的不够畅通,但是郭先生以他的执著与勤奋,几十年如一日,用无比的对文学、对平凉故土的眷恋与痴爱弥补了这些不足,更用他的真诚与善良,赢得了平凉人的尊敬和喜爱。平凉要繁荣富强,需要各行各业每一位平凉人的辛勤努力,尤其是平凉的文学艺术,更需要像郭先生这样把一生都献给文学创作事业的牺牲者。
《黄土魂》是郭先生的第二本作品集,一如他的第一本《大山无情》,仍然是写身边的事,身边的情,自己的感悟,他总是站在地上,总是从低处看起,总是一遍遍地实践着“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古训。看到郭同方先生用心血养育出厚厚的作品集,我仿佛看到了农家院墙外垛得高高的麦草垛,靠墙堆得被风吹雨淋但让人心生羡慕的柴草垛,那是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一镢头一镢头挖出来的光阴,是用真诚与美好养育出的闪着金子般光芒的粒粒珍珠,是父老乡亲屋子里堆得冒尖冒尖的粮囤、院子里红活圆实露着肚皮抓尿泥玩的孩子,大红公鸡领着一群母鸡悠悠散步,屋顶上粗壮威武的炊烟迎风飘扬,一声高吭的驴叫惊醒了蹲在门槛上打盹的男主人香甜的梦!这样的日子才有过头!
向郭同方先生祝贺!向郭同方先生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网络那边的TA
下一篇:听吧,孩子们的心在哭泣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