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

不怕

景柱散文2025-05-16 14:46:05
 我们的年纪越来显得大了,偶尔,细细思量,实际上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会失去一些东西,越到后来失去的越多,而得到的新东西却越来越少,于是有时候会害怕,因为担心自己不知道哪一天会失去最重要的,或者说完全失去一切……
 于是,我们开始懂得了怎样珍惜,珍惜现在,缅怀曾经,甚至有的时候,偏执的认为将来不会比过去或现在更美好,因此有些人选择保守,有些人选择安分,还有些人甚至极端的选择了逃避。
 多年前,在我的父亲离开世界的那一年,母亲因为害怕,选择了搬离故居,我儿时没有在意母亲的这个决定,后来才深深的明白了,那是因为父亲不在了,她心里是非常害怕的,害怕孤单与无助,更是害怕在旧地对过往追忆的那种恐惧,害怕“永远找不回来”的那种绝望心情。
 第一次我初次离开家乡,独自漂泊的那一段时期,虽然青春年少,但是我也是害怕的,害怕再也没有熟悉的环境,而感到孤单和无助,内心那种独自面对陌生的恐惧感,往往会超越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于是就产生了害怕。
 人人都会害怕,越有成就的人越害怕,越有思想的人越孤单。
 很多年前看陈凯歌导演的《荆柯刺秦王》的时候,不太明白为什么电影里熟悉的角色,怎么都害怕,甚至极度的害怕转变成了行为的极度疯狂,但是害怕并不表示胆小,害怕是人性,胆量是气魄,荆柯刺杀秦王的时候其实是极度害怕的,所以他行为怪异;秦王执政的时候也是害怕的,所以他用疯狂的想象力和执行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我对陈凯歌的这种理解方式很赞同,所以我特别喜欢那个影片,因为角度很独特,人性也很合理。最近,又看到《梅兰芳》,陈凯歌用同样的角度诠释了一位离我们更近的人物,梅兰芳的伟大之处也正是——他用他的能力克服了来自内心深处的害怕。孟小冬最后离开的时候那一句“畹华,不怕!”使我深深的相信了这些人物是真实的,因为人性如此,世界如此,芸芸众生都是如此,能使自己克服内心恐惧的,最有力量的就是最亲密的人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我们身边拥有这样的人,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是幸运的,因为对方会让你更勇敢的面对如此多劫多难的人生!
 其实,关于害怕的哲理,并不只有陈凯歌的电影有这样认识,无独有偶,徐克电影里也有同样的理解,《七剑》里面绿珠第一次面对风火连城的凶残时,是不怕的,但是当她爱上了楚昭南的时候,那一夜,她慌张的说:“我以前什么都不怕,但是,现在我害怕了,害怕失去!”于是楚昭南以很自信的口吻对她说:“你不用怕。”这就是人性,有灵性的人都应该是这样的,一无所有、穷途末路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怕,但是,当我们拥有的时候,就会害怕。
 丽江的鬼才音乐家宣科说:“音乐源于恐惧”,他认为,在古早的时代,人们因为害怕无知的环境,于是创造了伟大的“音乐”,这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结论,比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战场上诞生的,枪炮声中,子弹横飞,尸横遍野的环境下,那震撼人心的乐章才得以产生;而为什么新时代的音乐不如过去的音乐质量高了呢?这就是因为创作环境不同了。
 有人说,当你在黑夜里害怕时,你就大声喊,大声唱,大声说话,这样能有效的驱除恐惧;也有人说,当你害怕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就给那个东西取个名字,就会不怕它了;这当然是有效的,因为这是人性。
 其实,任何事情都差不多是这样,我们努力奋斗在大都市里,无不是因为一种恐惧感鞭策着,因为害怕,所以会不断的促进自己,认真的做好每一天该做的事情,不断使自己外表强大起来,才能有效的控制我们内心对环境、对生命、对自己的害怕。
 我这一生,走过的二十多年里,也出现过一些对我说“不怕”的人,我的父母,我的亲戚,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爱人,还有我的同事,我的合作伙伴们,他们都曾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不怕”,因此我才能勇敢的战胜种种困难,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不管他们如今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也不管他们都还记不记得我,我都会永远的记得他们,记得那句“不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