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顺通
老板娘是个白白胖胖的大眼睛女人,把老板训斥得不敢回一句嘴。她看不上他干活,嫌他手慢,不利索。有时他们的姑娘来帮忙,长相、举止跟老板娘一样,连训斥爸爸的口气都和妈妈一样。
女儿在七中上学,我们家离得远,就在离七中近的顺通小区租了个六十来平的房子。沈河区的老沈阳人没有人不知道顺通小区的。顺通的房子都挺旧,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建的“火柴盒”鳞次栉比,都是当时国有企业的福利分房的产物,像我租的房子就是省图书发行公司的房子,有些房子所属的工厂都已解体,好在产权已成为个人的,徒留头发花白的老头儿在楼下神侃国家大事和他们那时的辉煌。有钱的又买了房子搬走了,空余的房子用作出租。顺通市场吃的应有尽有,方便至极,几乎囊括了沈阳市甚至全国各地的小吃,不管冬天还是夏天,整个商业街上烟雾缭绕,扑鼻的香味直让人停下脚步。市场拱门原来挂的牌子是“顺通商业街”,前几天竟换成了“沈阳吃街”,直白得让人哭笑不得。
家楼下就是菜市场,早上四点多钟就听见车启动的声音,噼里啪啦的,机动三轮车居多。我七点多钟出门上班,就看见它们载着各式各样的蔬菜、鱼、鸡……开始卸货了。我常去买蘑菇、香菇的那家,女人黑黝黝的,两个女儿都黑黝黝的,小的还在吃奶,壮得像小牛犊,我想起鲍尔吉.原野在《乡下女人》中说,“乡下女人会包最好吃的酸菜馅饺子,会喂猪,会把儿子培养得像牛犊子一般健壮。”小家伙天天和妈妈在市场卖菜,见人就笑,风吹日晒的,好像从来不生病,不像我女儿,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三天两头感冒,闹心。有一回,我买樱桃给小姑娘抓了一把,她妈妈一个劲儿地说:“太贵了,太贵了,今年咱还没吃过呢。”从此我再买蘑菇她总要给我多抓上一把。
我光顾的还有市场里一家卖海鲜的,老两口和儿子支着一个摊,虾、鱼、螃蟹……以活蹦乱跳者居多,拿大盆养着,你看好哪个小伙儿给你抓哪个。他们老家在吉林,妈妈白净净的,儿子像妈妈,后来又有一个女孩来帮他们,听说是儿子的对象,五大三粗,但吃得了苦,大声吆喝。在“大喜大”前面卖水果的那个女的长的更好,白白净净,头发卷卷,天儿不好就不出摊儿,我在她家买的最多的是樱桃和香瓜,她家香瓜是一绝,甜而脆,火候恰到好处。有时去晚了,水果剩不多了,她就告诉我,“明天再买吧,今天都是剩的了。”我欣然应允,第二天再买。今年她家的荔枝特别好,我就给爸妈、妹妹都带一些,一直吃到荔枝下市。
夏天小区里,晚上总有在石桌、石凳上“野餐”的,点着数根蜡烛,竟能吃到下半夜。空啤酒瓶子摆了好几箱。男人光着膀子,女人大着嗓门拼酒,脚下转悠着白的、黑的、花的野猫,他们不驱赶它们,有时还扔块肉,扔根鸡骨头。我女儿说他们吃“浪漫的烛光晚餐。”其实我知道这里住的人下岗的居多,或者是打工的、卖菜的,生活的辛酸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他们不自卑、不怯懦,自得其乐地活着,靠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卖蘑菇的大女儿就在附近上小学,放学就帮妈妈卖菜,卖菜的样子俨然一把好手。
晚上出去散步,我总愿意和院子里的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中年妇女聊天,家长里短,孩子老公。她们听说我还在上班挺羡慕我的,她们中的大多数不到退休年龄已经下岗在家呆着了,说“上班没上够”,她们穿廉价的花哨的衣服,几乎都养条小狗牵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果那仅是一片树叶的飘落
下一篇:岳北的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