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游向海
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在初秋的时候去向海。
一路上阿梅对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路边的庄稼和斑驳的草原,还有散落的牛群、羊群感到新奇,不停地惊呼和赞叹。路边排列整齐的杨树林,片片金黄的葵花,红红的高粱地,沉甸甸的谷穗儿,阿梅都一一尽收镜中。
车子在左旋右转了无数次之后,终于进入了向海湿地。那块醒目的大牌子,每一次见到都会让我激动不已。仿佛看到这牌子,就看到了向海。虽然已进入初秋,但是路两边点点簇簇的蒙古黄榆,依旧那么充满生机。
向海之行的第一站,我们去了建在向海水库一场东岸沙丘至高点一片榆树林内的揽海阁。我领着阿梅一边登塔一边介绍说:站在揽海阁上,可以看见向海的全景。而且在登上每一层塔之后,驻足观看,你会看到不同的景色。阿梅听了感到很惊奇,拿着相机在每一层拍照。在拍照取景的同时,她不禁连连赞叹:向海果然名不虚传!其实,之所以在每一层塔上看向海的景色会有不同,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的事物就有所不同。就像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生活和生命的意义的领悟和感受就会不同。在登上揽海阁的顶层后,阿梅说在这里为我拍一张照片吧!把我也融入到这美丽至极的大自然里。我选好角度,按下了快门,为她留下了永远的纪念。
走下揽海阁,我们坐上车,赶往下一个景点——去鹤岛看放鹤。
到了鹤岛,司机师傅下车去售票口签票,我和阿梅却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鹤岛园内。蜿蜒的小路,我和阿梅一边走一边拍着照,每一株植物,每一朵花,都成为我们镜头中的主角。作为大城市里来的一个初学摄影的阿梅来说,如此近距离地投身在原生态的大自然里,一切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的让人陶醉。欣喜的目光里,透露着来自内心的她对向海这片神奇土地的爱。
我们一边走一边拍,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放鹤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山包上,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拍鹤飞的摄影爱好者和观光者。摄影爱好者早早地支好照相设备,就像一个个即将点燃的大炮,看起来很有气势。再看看我们手中的数码相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心里的艳羡不由悄悄滋生着。放鹤的时间还没到,阿梅就走下小山包,到鹤舍去看鹤。阿梅挨个鹤舍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着,我在山上拿着相机对着山下河里的大雁抓拍着。
放鹤了!放鹤了!人群随着放鹤人手中舞动的鞭子骚动起来,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一个方向。“大炮”的主人们弓着身子趴在炮眼上,等待鹤飞起的那一瞬间。我也举起了数码相机,追随着鹤飞的踪迹。由于天气炎热,鹤群只在空中打了个旋就纷纷落下了,人群中唏嘘遗憾之声不禁而起。阿梅挤到我面前问我拍到位置好的鹤了吗?我摇摇头,她也摇摇头,并告诉我相机即将没有电了。看着她失落的样子,我忙安慰她说没关系,我这个电很足,足够用。阿梅点点头,和我一起向芦苇荡中走去。
秋天的芦苇荡,金光灿灿,随着秋风一起俯身而动。芦苇荡边,那群可爱的大雁还在水里嬉戏,我赶紧对着雁群抓拍,一只仰头吃芦苇叶的大雁就这样被我收进了镜头里。阿梅在芦苇荡里忘情地拍着,远景近景,还有那些“大炮”,一一尽收囊中。
从鹤岛出来后,我们去了博物馆。博物馆内珍藏的那些制作形态逼真、姿态万千的动物和飞禽的标本,让阿梅感到无比的惊奇,忍不住去触摸,却被玻璃挡住了手。在博物馆的走廊墙壁上,挂着很多向海的风景画,阿梅一边看一边羡慕的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拍的这样好。我说会的,只要经常置身在大自然里,就一定会拍出绝美的照片来。
出了博物馆,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是百鸟乐园。百鸟乐园长长的甬路两边,一侧是苇海,一侧是荷花池。苇海翻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再多的忧烦,站在苇海岸边,也会消失无踪。伫立荷花池边,绿色的荷叶开始枯黄打卷,一朵盛开的荷花都已经寻不到了。人们都喜欢花开的美丽,而此时我却觉得,花落后的荷花池别有一番韵味。那份苍凉,是一种收获的丰实和满足。荷花池上,一座吊桥悬在水面上,人走上去晃晃悠悠的,就像在腾云驾雾。吊桥的另一端,有一个凉亭,宛如出水的芙蓉,让人忍不住要走过去融身于其中。阿梅走上吊桥,我追随着她的身影,选择不同的角度,留下了她开心的笑容。
进了百鸟园,已是暮色时分。太阳的余晖将百鸟园映照的分外美丽,木桥和凉亭在金色的光照下,就愈发的显得金光十色。园内各种鸟们在湖边游玩嬉戏。白天鹅舒展着翅膀,兴奋的鸣叫;黑天鹅夫妻缠缠绵绵在水中捕捉小鱼;鸳鸯在假山上闭目休憩,丹顶鹤在最高的假山上踱着方步,卖弄着身姿,尾翎掉落的孔雀却只有躲在一旁暗自神伤……各种鸟儿在一个园内和谐相处,安然生活,让我和阿梅都不忍心惊扰它们。拍了一些照片后,就匆匆的走出了乐园,踏上了归程。
归程中,阿梅的兴奋劲还没有褪尽。她说:听多次来过这里的爱人说向海是个很美很浪漫的地方,就趁着中秋节假期来看看。虽已是初秋,却体味到了不一样的秋色。只有走进了向海,才知道什么是大自然,什么是原生态。回去之后,我要告诉朋友们,闲暇时候,走进向海,走近丹顶鹤,走进梦开始的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