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蠡水风波
关于鄱阳湖老爷庙和庙前那片魔鬼出没的水域,是从我大爹神乎其神的叙述中得知的,在我大爹的片言只语中你不难听出,他对老爷庙、对元将军、对神秘莫测的鄱阳湖,有着挥之不去的敬畏之情。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大爹趁秋冬季节闲暇,多次率自己属下的两条渔船,扯着满帆的北风向鄱阳湖进发,在那个浩大的水域里打渔讨生活,每次去个把月左右,总能如愿地讨得半年的口粮钱。只到遭遇一次几乎船毁人亡的险境,才断了再进鄱阳湖的念想。但也有人说是我大奶的缘故,因为我大奶是我大爹那次遇险带回来的,再回鄱阳湖少不得会勾起我大奶的伤心事。
自打幼时起,我便对我大奶的鸟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在我身边清一色的乡音里,她的语调怪异难懂,怎么模仿都像学鸟叫,所以我叫我大奶的话叫鸟语。这么个神神秘秘的大活人在身边,可想而知那一片大湖该有多少秘密。向往鄱湖,欲了解那里的秘密和关于我大爹的故事的念头,一直悬挂在心上。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念头在心里一挂就是三十年,今年夏天终于抽出时间去了一趟鄱湖东岸的都昌县。在都昌,朋友问我有什么计划,我说当然要看看都昌的名胜古迹,朋友想也没想,直接驱车前往老爷庙。
老爷庙位于都昌县多宝乡龙头沙山中部,与庐山南边的星子县隔湖相望。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老爷庙前。炎炎烈日下,我没有急着进庙,而是径直走到庙前湖边。站在高耸的刻有“显应宫”三个大字的石牌楼下,眺望烟波浩渺的鄱湖,我忽然感受到广大的真正含义。湛蓝的湖面上,渔帆点点,悠悠南风夹裹一湖的清凉扑面而来,轻柔地梳理着我的记忆,我大爹的音容笑貌便随着碧波荡漾开来。那片魔鬼出没的水域在哪?哪一片渔帆是我大爹的呢?
朋友看到我神情木然的样子,趋上前来,指着右前方的湖面对我说,那里就是传说中的鄱湖“魔鬼三角区”,也称老爷庙水域。这一片水域神奇之处在于,古往今来,船沉帆没的事故无以计数,仅仅最近五十年,就有一百多条大小船舶葬身湖底。
我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朋友所指的那片水域,不知道是要洞察那里非同寻常的究竟,还是要清点穿梭往来的渔帆。忽然,湖面传来骤烈的鞭炮声,我不由得举目观望。朋友赶紧解释,民间传说,老爷庙里供有一只千年鼋精,也叫元将军,能平波息浪,护佑平安,为此,船只行经这里,船工们都要上岸焚香烧纸,供禽鱼牲畜以祭奠神灵,后来程序渐渐简化,船工们就在船上焚香祭奠,再后来炸一挂鞭炮聊表心意。但不管祭奠的形式怎么变,船工们乞求元将军保佑,想在神灵的庇护下,上下行船顺风顺水的目的没有变。
听朋友这么一说,我的大脑里忽然浮出一个问题,我大爹当年有没有虔诚祭奠元将军呢?
我大爹说,那一年,鄱湖里的鱼出奇的多,随便撒下网,拽上来就有鱼,打一天,卖一天,轻轻松松地就赚足了几家人的口粮钱。年底最后一天,两条船的船舱里都装满了鱼,扯着满帆往回赶。午饭边的时候,行至老爷庙水域。记得我大爹说过,过来时,是摆了碗,烧了香的,回去的时候有没有摆碗烧香,几个人竟然都不记得。我大爹的渔船走在前面,另一条渔船在后边紧跟着。忽然,灰蒙蒙的太阳不见了,湖面顿时阴沉下来,狂风巨浪像从天而降似的,让人措手不及。两条渔船被狂涛覆盖,他们谁也顾不着谁,听天由命地在水面颠簸。我大爹反应迅速,手脚麻利地收拢船帆,结结实实捆扎好。等他做完这些回转身看时,后面那条渔船的船帆已经贴着水面了。三两下折腾,那条渔船便倒扣过来,两个船工和满舱的鱼全漂在水里。我大爹来不及多想,掉转船头就去救同伴。
救起两个同伴,我大爹又舍不下那条渔船,便又将那条倒扣的渔船绑在自己的船身上。我请教过多位行家得出结论,我大爹这个看似小气的决定,无意中增加了渔船的稳定性,竟然让他们四个人和一船鱼逃过劫难。我大爹说,当时风大浪高,三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只看见船艄下边漂过的船板、杂物,还有尸体,心惊肉跳的他又冷又饿,但他还是咬着牙,紧紧地把住舵。懵懂之间,船艄下边传来微弱的呼救声,我大爹像条件反射似的,匍匐在船艄上,伸手往下一捞,竟然拽上个人来。这是个年轻女子,牙关紧闭、脸色苍白,我大爹将她反扣过来,往膝盖上一扛,哇哇几声响的,那女子吐出满肚子的水。
我回转身来看老爷庙,只见老爷庙矗立在高高的山坡上,依势而构,为江南祠堂式建筑,上下两层。登上三十多级石阶,便见一拱形庙门,庙门平台两侧有石狮一对,门楣上刻有“定江王庙”四个字,门两侧题有一副对联:显迹灵威名扬四海有功/有求必应佑护万民健康。走进庙门,一只巨鼋趴地,四脚伸展,背负着丈余高、千斤重的大石碑,石碑上刻有朱元璋御笔书写的“加封显应元将军”七个大字。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2块,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庙后有朱元璋的“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庙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也为朱元璋所题。
为什么老爷庙与朱元璋有如此甚多的关联呢?朋友说,这里边有个故事。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在康郎山一仗失利,命悬一线,一只大头鼋出手相帮,钻到陈友谅的船底下,紧紧贴住船底不放,使得陈友谅的战船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眼看朱元璋就要逃脱,陈友谅急中生智下令炮轰,这一炮正好打在朱元璋的船尾,朱元璋的小船顿时起火下沉。危急时刻,大头鼋翻波逐浪游向朱元璋,驮着他一下子游到岸上。朱元璋登基后便在登岸处建立庙宇,以纪念那只大头鼋。清康熙二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和光绪辛已年,老爷庙经过三次维修和扩建。光绪辛已年改称“定江王庙”,但民间百姓习惯叫老爷庙。民国27年老爷庙遭日寇炸毁,民国35年由僧人在来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绪年间模样重修。
当时,我大爹的渔船没有动力,几乎是坐以待毙,经过那里的船只都翻沉了,唯有他这条小渔船逃出了魔爪。我大爹说他们的渔船被风和潮流推着跑,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之间,风停雨歇浪静,回头看刚才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