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得让人心痛
为什么是“四分之一剧评”呢,因为到此文出炉,我刚好看完该剧的第九集。剧情每往前推进一集,我都有想一诉衷肠的冲动,因为真实,因为切肤,因为感同身受。很久很久不看电视剧了,甚至连关注都很少关注,上一次追看
为什么是“四分之一剧评”呢,因为到此文出炉,我刚好看完该剧的第九集。剧情每往前推进一集,我都有想一诉衷肠的冲动,因为真实,因为切肤,因为感同身受。很久很久不看电视剧了,甚至连关注都很少关注,上一次追看国产电视剧还得追溯到几年前的《中国式离婚》,也是因为真实,虽然与本片相比少了切肤之感,但陈道明在舞厅里大汗淋漓地跳舞那段深深震撼了我——男人,活得好累。好累。
如果不是传言广电总局要求该剧发回重审,我也不会关注《蜗居》。房事嘛,于我来说,只有床上那点事儿是长项;而衍生出的新意“房子的事”,我很少操心,也操心不了。也就是说,当这事儿超出了床上的范围,就是陌生的领域。
目前,35集的该剧看了四分之一,就这四分之一简单说说。
该剧很好很全面地为观众设置了当今社会的几大阶层,代表人物分别有主角海萍代表的所谓白领,有海萍邻居这样的最底层小市民,也有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海萍的妹妹海藻及她的男友,还有海藻所在公司的小老板及他们的同行地产大鳄,最最主要的还把政府部门的高官牵扯进来……也就是说,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在剧中的位置。
然而,很悲剧的是,当你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成为了一颗棋子!是社会这盘颇具大局观的棋局里的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你没有选择,你苟延残喘,你被放在棋盘上,上面好似没有躯壳压着你,你同样可以看到蓝天白云,但却有一层无形但又能触摸的厚厚的蜗牛壳套住你,让你喘不过气儿——这也很“杯具”,像一个家庭茶几上的杯具,围绕着茶壶转,被主人掺茶泡水,你没有权利去选择你要盛装什么,或饮料或牛奶,没法操纵自身的命运……简单说,你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罢了。
很多评论说该剧真实,真实在哪儿?台词。人物性格。先说台词,基本上都是一些时下耳熟能详的网络用语,哪怕偶尔的引经据典也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古典诗词等。人物性格呢?拿女一号海萍为例,性格决定命运,以她复旦大学生的身份,如果回本地工作,那将是真正的天高任鸟飞,可她偏偏选择留下,留在这个大都市,宁为凤尾,不为鸡头。也因此,造就了她必须在这个大都市拥有一套住房,才真正“大城市人”的想法,就此为遥遥无期的一套两室一厅而打拼:连续一周吃挂面、吃方便面、为了省下坐公交车的钱而买自行车代步、同事喜事从容逃避份子钱(最终还是被AA)、不可理喻地强求老公戒烟、近乎疯癫地买彩票投机梦想五百万……这一切,是不是就是生活的原生态呢?有没有这么夸张哦?
我说有。以我自身为例,十年前,刚买了房子,身无分文!是真的身无分文,惨烈到什么状况?仅有的二十块钱,赶紧买些洋芋和米“囤积”起来,作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中艰辛与可怜,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出。十年后,我有了换房的想法,如果真的换,我想海萍的经历将是我的面临。所以该剧于我来说,生正逢时,它是一本教科书,让我有限度地看清无限的未来——不禁自问: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换一套住房,划算吗。因为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所谓“私房”只有70年产权。也就是说,七十年后你还得再掏一次钱,当然了,这对很多人来说几乎都不会经历到,毕竟能在70年后还在喘气的人微乎其微。只是,只是当我们想为后代留下一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是裸身来裸身去,一辈子都在一无所有。
归纳一下:按揭买了房后,房子是银行的,还清后是自己的,之后是留给儿子的,最后全他妈属于那帮孙子的……想开些,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别操心那么多了。
写到这儿,我发现我又偏题了,说回该剧,那就是真实得让人心痛。底层的,自诩为白领的,地产小老板、地产大鳄、政府的代言人宋秘书,谁也活得不轻松,都背负着厚重的躯壳在前行……我前文说了,都是棋子,谁才是背后的大庄家?想来,这才是该剧想让观众去思考的问题。
也许,这也是该剧被发回重审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激发了不明真相的刁民开始寻思。可谓“一剧道破天机”也。
追求无止境,生活质量的各个层次就像单元楼的各层之间,你看不到楼上叮叮当当的楼板响是为什么,你想一窥究竟,就此扰乱你的心,同时,你不知道你把地板弄得叮叮当当响带给楼下的又有多少痛苦——能听到,看不到,等你看到楼上了,除非你住到了楼上!
从楼下到本楼,再到楼上,近在眼前,远在天涯。你所付出的,将是一辈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生命加减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