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加减法

生命加减法

沾湿杂文2025-08-08 10:09:35
佛教对生和死有相当深刻的体悟,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时时生,时时死。说的很虚无,也说得没有一点温情,却是对人性的深刻关照。对生的渴望,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拒绝。不仅仅对于万物之灵有困
佛教对生和死有相当深刻的体悟,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时时生,时时死。说的很虚无,也说得没有一点温情,却是对人性的深刻关照。
对生的渴望,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拒绝。不仅仅对于万物之灵有困扰,稍有灵性的生物在生命遭受严重的威胁时,又何尝不是如此。也正是有了对生命的珍爱,才促进了那么多鲜活生灵的生生不息,繁荣鼎盛。
我们看到很多对生命的礼赞,却很少听到对死亡的颂歌
从生的那一刻开始,衰亡就开始伴随,决定了会有最终消亡的那一天。对于人来说,生命200年,够了吧。然而生命就象我们手里紧拽着的一把沙,无时无刻不在从指缝间流走。孔子面对浩浩汤汤的长河说,“逝者如斯乎”。感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这是时间的倒数,生命的减法。我们向生命终点眺望,看到的是日渐逼近的湮灭。加上生命的本身一些无常的变化,就有人哀叹:今夜已经和衣睡下,床前的那双鞋,明天还是我穿吗?
面对到生命的短暂,自古以来就有惜时如金的说法,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干出一番宏图伟业。“古人惜分阴,我辈更应惜秒阴”。
我们向人生的终点眺望的时候,对死亡的恐惧容易让我们忽略生命实实在在的存在和延续。既然不是活在昨天,也不是活在明天,如果自认是凡人,为什么不好好的活在当下,既然死亡无法回避,生命终将结束,那就去爱你该爱的人,做你值得做的事。
如果生命压缩到一天,只有一天,就像蜉蝣一生一样的短暂,你愿意和谁读过,怎样度过,愿意开心的,有意义的度过吗?既然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干嘛我们不去选择开心?!
既然死亡也无法回避,生命终将结束。为何不在每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为自己欢庆一下,生命的火炬依然长明!做做生命的加法!
“人死如灯灭”,只不过是肉体上的消亡而已。其实也没有真正的消亡,只是进入另外的一个“碳循环”或者“能量循环”。说得美一点就是“化着春泥更护花”。灵魂有无很难说,就如举证倒置一样,无法证明没有灵魂。
精神会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存在。可能在某人的梦里面还可以鲜活一把。存在历史的记忆里面,应该是生命个体另外一种存在方式。我们在吟咏唐宋诗词的时候,那些峨冠博带的迁客骚人就在那一刻复活。长生药不用丹炉,不用东渡寻找蓬莱!在证明肉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时候,应该打消长生不死的念头。我们是否应该超脱生死,用或短或长的一生寻求精神的长存。给平凡的一生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