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员晕倒、退赛谈国人“伪悲壮”情结
先说件旧事儿,看官如果觉得有不厚道的地方还请多包涵,反正我也就那么一说。1996年的奥运会射击赛场上,中国有位选手最后一枪打出了个著名的6。5环,丢掉了几乎到手的冠军以后,他晕倒了。紧接着他被抬出了赛
先说件旧事儿,看官如果觉得有不厚道的地方还请多包涵,反正我也就那么一说。1996年的奥运会射击赛场上,中国有位选手最后一枪打出了个著名的6。5环,丢掉了几乎到手的冠军以后,他晕倒了。紧接着他被抬出了赛场,身边则围了一群泪流满面的人。这一幕后来被许多电视台反复播放,而且基本是众口一词的以“悲壮”、“感人”啊这样的词汇来为这个事情定义,当时我也很受感动,所以也不由自主的认同了媒体的说法,直到奥运会结束。
再后来,随着对金牌的狂热以及与之相随的爱国主义热情逐渐下降,比较起更多的奥运失意者的前因后果乃至表现,再看这件事就不免有了新的认识。有一次跟我一对升国旗、唱国歌之狂喜较我有过之无不及的哥们儿聊起此事,我发现我们的想法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当时如果不晕倒你说怎么交代?怎么从这个赛场走出去?管保是流言飞语、恶语相向从此成为左右护法,伴你崩溃。可一晕倒呢,首先可以给赛前“带病作战”的铺垫画上比较圆满的句号,其次也给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的代表团有了交代----潜台词是:我实在撑不住了!可以说出来的是:我对不起祖国!第三,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是给自己最后这大失水准的一枪有个安慰----我要是没病,怎么会打成这样?所以,这一晕倒,就让失败显得特别令人惋惜同时又赋予了失败一个充满意淫式胜利的假设----如果不是伤病的困扰,我就是胜利者,而正由于这样的假设,失败于是以所谓“悲壮”的名义为大家所接受,甚至不乏喝彩。于是打那以后,我就注意我们的体育报道,我发现,“悲壮化”失败其实是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报道方式,其目的在于:为失败找到一个所谓合理的借口,但实质上想掩盖的却是自身能力、认识水平的缺乏。
这一点,通过跟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的表现以及相关报道的比较体现的淋漓尽致。
埃蒙斯,这个最后一枪竟然会打到别人靶子上的运动员,四年之后又打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4。4环。但尽管如此,我没有看到他晕倒一次,虽然我认为他有N个晕倒的理由。而我们的媒体,当初大致的解释都是:比赛压力下运动员难免出现失常,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发挥。简言之,就是这个老外主要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所以把冠军丢了。这样说当然不无道理,可结合我们那位晕倒的报道来看,好像那一枪6。5环纯属身体素质而非心理素质,于是受身体素质影响的结果就是“悲壮”的,而受心理素质影响的埃蒙斯非但享受不到悲壮这个词,反而因为他赛后直挺挺的站在那里----这次甚至开始自嘲----他的结果竟然被赋予了一种喜剧色彩。但在我看来,埃蒙斯的喜剧就本质而言其实是“伪喜剧”,因为我们谁也无法感受到他真正的想法。而我们的所谓悲壮化报道也不乏“伪悲壮”----它极其类似于春节联欢晚会上突然插进来的一档子煽情节目,其中充满了对生活在贫困地区或是艰苦状态下的人们的同情,但它的真正作用也就是为了调剂一下气氛、平衡一下各类人等的情绪而已,如果你真以为电视台会有什么悲悯之心,你就太傻了!
伪悲壮就是如此:它不过是主体者想给自己讨得一点平衡、一点安慰,甚至,一点自欺欺人的意识。这种心态,在主体所拥护的一方成为失败者时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说到底,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以至于不愿意承认他人的成就在己方之上。从骨子里来讲,其实还是缺乏自信、急于被认可,一旦失意,则以各种方式文过饰非。于是,“伪悲壮”应运而生。
而刚刚结束的奥运会上,刘翔退赛引发的争论又暴露出伪悲壮者的另一副嘴脸。
刘翔有没有伤?当然有!刘翔有没有错?我觉得没有。因为通过报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他的问题在于,他身后的团队很长时间内都是在以一种侥幸心理而非科学的理性态度来对待刘翔的病情,因此一拖再拖,于是刘翔退赛其实是一件很合情理的事情。
但有了伪悲壮的思想作怪,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声音:刘翔至少也应该倒在跑道上,跟谁谁谁似的,这样算是给大家一个交代。也有的说,刘翔怎么能就这么简单的辜负十三亿人的希望呢?而且,这样的声音伴随着的是对刘翔病情的质疑,不是有人就评价说刘翔是个好演员吗?所以按照他们的意思,刘翔就要咬着牙冒着从此残废的危险为了满足一些伪悲壮心理的人跑一次毫无取胜可能的比赛,然后一头倒在地上,赢得几滴廉价的泪水,从此身心俱废,永远成为伪悲壮者心中的遗憾。
我就不说所谓刘翔辜负十三亿人希望的数字不知道是谁想当然“统计”出来的了,可我敢打赌,中国未必有十三亿人都能看上电视,当然也就都未必知道刘翔。单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发现伪悲壮者的另一个特征:假天下之名义,强他人之所难。借国家之荣誉,掩个人之妒忌。
在他们眼里,刘翔应该拿冠军,因为大家都希望他拿。其次,国家待你不薄啊,不但给了你那么多荣誉,还让你挣了那么多钱,你不拿冠军对得起谁啊!
其实想想,这些跟刘翔自己有多少关系呢?假如刘翔现在一年就挣10万块钱,又会有多少人为他的退赛忿忿不平呢?
所以说,伪悲壮心态很可怕,对自己,它总是可以保留一份宽容,对他人,却时常近于一份刻薄。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矫情、也可以称之为双重标准。
这种情结如果蔓延不是好事。
对了,在伪悲壮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我们喜欢吟诗的中国足协主席谢亚龙,其经典表现是国足惨败亚洲杯后他引用抗日名将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诗句作为记者会发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多么悲壮啊,是不是?可单就此诗而言,我们可以看出谢亚龙的目标不是让国足“活着”,而是应该去悲壮的死。这确实可笑,因为吉鸿昌说的是自己的头。谢亚龙的意思却是让国足队员掉头。看来伪的就是伪的,不知这应否算作伪悲壮的又一副嘴脸。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