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及杜拉斯的一些呓想

关于写作及杜拉斯的一些呓想

訞学杂文2025-08-20 18:23:01
大概有十个月的时间没有构思到一篇好的文章,小说也一直拖延未写。虽然这段时间里看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书,也有一些欲吐心声之感。
在我看来,光看书而不写作好比吃饱饭不打嗝,总有一些亏欠或缺憾,也违背了它的初意〔当然,吃饭不一定是为了打嗝〕。在这十个月里,一些事使我忙的焦头烂额〔比如高考〕,所以写作的事耽搁了。
而写作又好比母鸡下蛋,怀才好比怀蛋,总要慢慢突显出来,而后蒂落。在这之前毫无征兆。下蛋未必需要前奏,写作通常也只属于“妙手天成偶得”的,如若写作也要什么准备工作的话,那大概只有多做做热身运动了,毕竟写作也是一种体力活,不管是玩笔杆,还是敲键盘。手心总会出汗,做会儿运动可以防止手指打滑。
杜拉斯说:“写作是一种暗无天日的自杀。”大概她写作的征兆是死亡的征兆,才有现在的“遗作”被一一“打捞”上来。“打捞”其实是一个很形象的词,一则可以反映人们对其作品的关注程度,二则反映出这个作者很快将被当代的人所遗忘〔杜拉斯是个例外〕。两者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往往不是只知其作者作品,而不知其作者姓名么?
于是有作者不屑于让人知道自己姓名,常年混迹于网络写作,比如我。
扯远了,言归正传。
杜拉斯的写作态度我不置可否,她的写作状态我也难以想象,我只知道她作为少女时简单而近乎荒唐理想——做她小哥哥的情人。当理想大于现实,现实负荷于理想,思想对世界存有偏见时,这一切便靠写作去承担。
所以说,真正的写作总是也必须带有一些分量的,否则连篇累牍尽写平庸。存在价值没有了,还谈何深入人心。
杜拉斯就是凭借着自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而毅然决定写作的。“写作使人年轻”,在杜拉斯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情人》中可见一般。
而对于我们的写作,也许缺少这浓重的一笔,但是我们还有身边阳光灿烂的日子,切忌心浮气躁,切忌无病呻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