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川师
那时我们还在沙河堡(沙湾)老校区,就在静安路五号。那的确是成都挺有名的一条路。顺延过来密集分布着不少西南有名的高等学府(一路数过来包括外院、理工、川大、川音、中财、西财、民院、航院、经贸、体大等等)。
那时我们还在沙河堡(沙湾)老校区,就在静安路五号。那的确是成都挺有名的一条路。顺延过来密集分布着不少西南有名的高等学府(一路数过来包括外院、理工、川大、川音、中财、西财、民院、航院、经贸、体大等等)。实际上,沙河堡这个地方并没有沙河,至于为什么称这里为沙河堡这是很多人都无法解释的,时至今日,人们只能敷衍说这里的河太多了泥沙于是就叫沙河,想来这是一个多么贴切和有趣的冠名。沙河堡是成都市比较繁荣的一个地名,其发展历史悠久,这些信息并不需要群众探究,因为在沙河堡那里就立了一个十分醒目的牌坊,这个牌坊可以说是整个沙河堡的面子,像是一种刻意的炫耀,牌坊上面刻着一段关于沙河堡的概况,内容基本上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天花乱坠,对于沙河堡本地居民来说,牌坊上面有一句话是特别能让人深感欣慰的,那句话是:先有沙河堡,后有成都。这样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就是向人们强调一个信号灌输了一个理念:即是沙河堡孕育了成都这个大都市,这足足可见沙河堡的自信和牛气。沙河堡好比是个蛋,而成都是只鸡,是先有沙河堡这个蛋后才孵出成都这只鸡的。但现在总有好事者在不断地探询研究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很让当地的土著们非常恼火,咬牙戳齿弩袖磨掌用袍哥手段除而快之。总之,就是恨不得改变现状,恨不得改成沙河堡市成都村。现在地处三环交通要地的沙河堡像一个江湖,聚集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大学生知识分子、有三农政策下不断牛逼的农民工、有月收入数千的乞讨人士、有神经错乱的街头艺术家、还有靠收房租的地主本地人这些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呼吸同样浓度的空气,构成一个浓缩的江湖和谐的社会混杂的人群。学校出来那条路是比较繁华的路段,车流拥挤,交通发达。沿着少城公园的大路两侧是高大的法国大叶梧桐,菩扇般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晃,诱人地倾倒着绿色,很漂亮,一直延伸到校园里。夜晚的路灯下,梧桐枝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婆婆娑娑,斑斓暗影状如世界地图上的七大洲五大洋,时时在地震飓风中不安地作着版块运动,企图进行世界版块的重新分配。
春夏时候的校园里最安静,教室里灯光亮起,在黑夜的凉意中分外令人觉得温暖。同学们夹着书本,三三两两到教室去上夜自习,或是在花坛草坪上,三五结对。或潜移默化;或激昂辩论;或情侣般窃窃私语;或相偎躇躇而行。巨大的喷泉捎起的水气混合着夹着空气里弥漫的青草味道,香甜馥郁很是醉人好闻。
最让人向往的地方还是文学院的小花园和清清荷塘,不管是如梦春夏还是愁虞秋冬,总是同学们偶偶私语袒露情感的好地方,就如北大校园的三角地成就了多少学子的眷恋感情。正如‘青青荷塘藕,携侣绚倦游’。
往寝室的方向走去,夜晚的校园很宁静,已经习惯了在寝室玩游戏侃大山讲荤话的同学们没想到校园的夜色竟然如此沁人心脾。一阵清风拂来走道两边高大的梧桐树叶莎莎的响成一片,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彼此的心思,花坛里的那些不知名的小花散发着点点暗香,顿时让人精神了很多。陶醉在这美丽的夜色中,生怕一说话会打扰那树,那花,那涓涓细柳,那点点繁星。抬头仰望,天上零星的星星点缀着浩瀚的天空,让人感到深邃悠远,而又略带神秘。
坐在喷泉前的长条凳上,或看书或睡觉或歪斜躺着任由肢体舒展看着蓝天白云。偶尔在发呆的时候,看着赤橙黄绿蓝靛紫的人们和希奇古怪的事情,心理的巨大反差和潜在意识的失落冲击感觉到特别无助。晚上看到窗外的火树银花,不禁思绪万千,当下拿出纸笔,写下了我生平的第一首《伤离别》:‘蓉城灯火弥阑景,何处是我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大道行思之多事之秋恍若战国
下一篇:牛市炒股与中国重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