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地震(二)
让冯小刚拍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冲动来自一部中篇小说——《余震》,他一看就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一鼓作气看完,就开始泪流满面的沉思。一场仅三十二秒的世纪大毁灭,一场沉淀了三十二年的悲欢离合,通过中国汉字的奇妙组合,一幕幕娓娓道来,彻底击中了这位大牌读者内心的最薄弱处。此事成了冯小刚的一个心结,夜夜纠缠着他,让他不得安生。两年前的一天,他终于下定决心:把小说搬上银幕,让更多的人感动!凭他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号召力,资金当然不成问题,唐山市政府答应赞助七千万,他们本意是希望能反映唐山市几十年来灾后重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导演面前,他们让步了。一拍就拍出了这个票房大幅飘红达五亿元,人人走出影院都眼圈红红的电影。据说还将作为两部之一(另一部是张艺谋还没上映的《山楂树》),代表中国电影去角逐明年奥斯卡的小金人。
2、
粗看,是很难对这部电影归类,下个准确定义的。灾难片?悲情片?《唐山大地震》不同于《日本沉没》、《龙卷风》、《世界大战》、《2012》等著名灾难大片,他们都是大制作,高投入,动辄上亿美元,全景式反映灾难的开始、进行、高潮、结束,以及人与自然能不能和谐相处和在灾难面前的人性的升华等等。《唐山大地震》独辟蹊径,除用一小段展现灾难的宏大场面,主要目的都是以此为引子,引出两家普通人在震后三十二年中发生的故事,通过剧中人物慢慢走出地震创伤和曲折的聚散离合来展示一个巨大伤口艰难的愈合历程。
同样,它也不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之类的文艺悲情片,通过美丽善良女主人公不幸遭遇来赚取观众的眼泪。它基本上是按时间关系冷静推进,虽没大开大合,却也有一波三折。影片开头,通过宏大的地震惨景让人情绪压抑、扼腕叹息,后来推进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千军万马到四川来抗震救灾,一直到被解放军收养的女儿三十二年后回家,母女俩相见、相认,母亲一下子跪倒在女儿面前那刻,电影的每一幕都足以让人在不经意间心里发酸,眼睛发涩,泪水盈盈。
其实,和冯小刚的《集结号》一样,《唐山大地震》不过就是一部把主旋律和商业化结合的好一点,拍的好看点,有点催人泪下的商业电影而已。主题无非就是说一场大地震后,人心中的余震几十年后都会有,并还将继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名字叫《余震》反而更合适,冯小刚为什么不用原来的标题呢?因为没有《唐山大地震》响亮。
3、
说点电影外的话。所有的天灾,严格说起来都有人祸的因素在里面。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只是几个指头对几个指头的问题了。
1986年,唐山大地震10周年。我有幸读到钱刚的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这是他念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完成的毕业作品,钱刚后来凭此报告文学转业到了《中国地震报》。书中首次披露出很多耐人深思的东西,比如,地震死亡人数24万的由来。比如,地震前自然界很多的奇异现象发生:老鼠开会,公鸡上树,各种蛇乱窜,池塘里的鱼跳上岸……比如,当时政治气候异常恶劣,人们都陷入了无休止的运动和内耗里去了,一大批从事地震预测的专业人士被关进牛棚被下放,甚至被迫改行,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采信。地震前,有特大地震的预警报告雪片般飞往各级地震机构,却因为多种原因再无下文。
后来,我还了解到这样一件事。1976年7月14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就在唐山召开,有老专家明确作了出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通报……结果依然不了了之。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唐山市突然发生7.8级强烈地震,仅仅几秒钟后,唐山整个城市被夷成废墟,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
当唐山化为一片废墟的时候,距唐山市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却奇迹般躲过了这场塌天大祸。原来参加7月14日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会的就有一位青龙县科委的干部,他连夜回家,整理出记录,然后马上报告了县里。青龙有两个群测点,还从其他一些渠道获得可能有大地震的消息。县里通过广播、会议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形式介绍地震知识,防震方法,还把防汛和抗震结合起来,每个公社安排一名书记、一名工作队负责人具体落实防汛抗震工作等。青龙县县长在7月25日向县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当晚,近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27日,马路两边大喇叭里广播着“随时发生地震”的警告。大大小小单位都沿街搭起了简易防震棚,不准任何人留宿家中……终于,青龙县政府指挥青龙人创造出了人类灾难史上的奇迹,1996年4月11日,新华社刊发消息:“中国河北省青龙县的县城距唐山市仅115公里,但这个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无一人死亡。”
我们假设,如果唐山也和青龙县一样采取那么多抗震措施的话,地震还是地震,人会死伤那么多吗?但历史不能假设!
震后幸存的唐山人最感谢解放军,是解放军把他们从废墟里解救出来,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对各级地震机构却是恨的牙痒痒的,说他们全是吃干饭的,干脆改成粮食局算了。以至于后来国家地震局的人到唐山去采样,怕挨打都不敢佩带标志,说自己是国家地震局的。地震预测本身就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谁敢说地震百分百会发生?如果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大疏散、大转移了,而地震没发生,这个责任谁敢承担?何况本身又是处在人定胜天的那样一个特殊年代。
4、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让人痛不欲生的场面:房屋垮塌,巨大的房梁压住了一对孪生姐弟,一头是姐,一头是弟。在大型救援机械根本进不去的时候,只能依靠人工肩挑背扛救援。抬这头,就会压死弟弟;抬那头,又会压死姐姐,到底该救谁?绝望的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
当和念初中的女儿说起这幕时,她撇撇嘴:“重男轻女!”这仅仅是重男轻女那么简单?不,这幕在“5.12”地震中的汶川出现过,在北川出现过,这种选择是撕心裂肺,是生离死别,是一个人在手心和手背中的无奈选择,是在左手和右手间的无奈选择!是在非要选择的时候,一位勇敢的母亲选择了更常用,更有力量的右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