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泉城梦

十年一觉泉城梦

仕宦散文2025-07-21 12:11:00
前几日去明湖新景区逛,大片的荷花初绽,粉白娇嫩。拍了几照挂到QQ空间,被堂妹看到,无限神往地说:“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真的荷花呢?”
北方的乡下少见荷花,尤其是自榆林乡往东的沙质地。我上高中时第一次见到荷花,还是在小店乡的第五疃,那片荷塘面积不大,却给了我无限的惊喜。后来在郭庄也见到了荷塘,略大,景致更美。曾和表妹在某个暑热的下午去那里偷摘莲蓬吃。顶着一大片荷叶当伞盖。
正因为先前有了这种实际的见识,当我十年前第一次来到济南,见到大明湖的荷花时,才没有像后来堂妹终于得见荷花真颜时那种巨大的失望感。落差感却还是有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令人无限神往的盛况,还是要靠无尽的想象力去重现。
其实如果心态平和而知足的话,大明湖还是不错的休闲去处。湖的面积虽然比若干年前收缩了不少,凭栏远眺,装模作样地追古抚今一下,还是足够的。偶尔会看见水鸟自湖面划过,也有一两只安静地立于荷塘的围栏上。像岁月中沉默的雕塑。
还可以划划船。有便宜一些的大游轮,可以划到湖中心的历下亭去。亭上的廊柱上刻有杜甫的那两句名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现在更好,在免费的新景区就可以直接坐了,从超然楼到曾家码头,十块钱。不过只能在新景区的湖面上走,进老景区还是需要买门票的。
老景区里还有电瓶船,脚蹬船,最经济的要属手划船了。十年前我们第一次在大明湖,就是划的这种船。国庆节期间去的,秋高气爽,湖水浩浩,他和鄢划桨,我是清闲的船客,手里剥着莲蓬。悠哉游哉。
人总是这样,面对陌生的景色,好奇心会引出对美的超常感受来。当年兴致勃勃地行走在大明湖公园内,看游人如织,各色船只在湖中游荡,动人的音乐四处流淌,啊,觉得这简直是人间仙境。那天,撞了钟鼓楼的大钟,登上汇波楼眺望整个明湖全景,试图看到湖中千佛山那虚无缥缈的倒影。曾巩和铁铉的纪念祠也都去观瞻了一下。还看了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叫傩舞。很有意思。
新景区好像建了老舍纪念馆,几次三番去闲逛,都未曾找到,大约是不尽心的原故吧。想起一位朋友一段时间非常迷恋老舍,羡慕我能够住在老舍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几次三番地要来朝圣,至今未能成行。而在我,十年的时间,足够把当初初见时美好的景象打磨成平淡的日常生活场景。就像那些来到济南而对它心生失望的人,常常会把责任推加到老舍那里,他们都说,是老舍的那篇《济南的冬天》把他们骗来的。那篇在学生时代就能通篇背诵的散文写得多好啊:“济南最好是下点小雪吧……”
其实,老舍还写过一篇《济南的秋天》,刻在趵突泉公园的墙壁上。写得也相当不错,只是被那篇“冬天”的光辉遮掩了。
济南的小雪我是见识过几场的,有一次在下雪初晴后上英雄山,看见那满山斑斑点点的白,怎么看,也没那铺天盖地的景色美。想起2009年那场罕见的大雪,十年间,在我,是第一次。仿佛小时候在乡下常见的雪景。那天特意带了乐去附近的百花公园赏雪。打了雪仗,堆了妖艳的雪人,在雪地里打了滚,送给他一个特制棒棒糖。浑身湿漉漉地回家了。
那情景,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使人不舍得离开。
济南周围的山大大小小的,最熟悉且又爬过的就是那几座,最有名的是千佛山。十年前门票是十五块钱,如今已经涨到了三十。十年前的国庆节去,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山会,人多得如蚂蚁般,从千佛山路口开始,密密麻麻的,一直绵延到半山腰。山路两旁有硕大的罗汉石塑,半山腰卧有一尊几米长的石佛,披红布,面前设有香坛。
千佛山上庙宇众多,烟雾缭绕不断,据说过年时最鼎盛,从大年三十夜开始,诸多香客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我的一位朋友说她大年初一凌晨三四点钟带着父母上山,山上已经聚集了黑压压的香客,都在排队等着上香。在这寒冷的冬夜,有多少人怀抱着各种各样的欲求在黑暗中默默地拾街而上,这种情景是我无法想象的。
千佛山是应该经常去爬爬的,当然不是去进香。锻炼身体,舒畅心情,都是不错的去处。只不过上山要花钱。有一年夏天去爬了一次免费的,六点之前打了车过去,从东门进去,仰望一下那尊高入云天的弥勒大佛,然后顺着那一马平川的东面山体爬上去,通体大汗,被清凉的山风一吹,顿觉美好的人生不过如此吧。
济南东北华山镇的华不注山,虽然小,却奇陡。偶尔也爬爬。第一次和朋友们去,没走台阶,从侧面爬了上去,那是没有路的,从凹凸不平的石头上攀援而上,很惊险,女人爬在前面,男人跟在后面护卫,胆战心惊的。爬到半山腰,看见有人从上面下来,大约是摔伤了,被搀扶着。男人们更加的胆战心惊了。
很怀念那几年和朋友们亲密往来的时光。那时候大家工资都不高,生活也相当清闲,倒也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不像现在,一年也见不着几次面。情谊虽在,来往也太疏阔了。
想起初到济南时租住的第一套房子。紧靠百花公园的小树林。第一天早上五点钟,就被鸟叫声和老太太们的晨练音乐惊醒。听得见风吹树叶的哗啦声,看得见雨滴落在树叶上四溅的水花,月光会透过窗户斜照在床头。这样幽雅的住所跟后来居住的号称济南贫民窟的柳行小区相比,简直成了天堂。
那时候赵和鄢也住在附近,周末的时候,我们经常从百花公园后门翻墙进去打羽毛球。那样年轻而悠闲的时光。
柳行的时光也不错,虽然居住环境差了点。赵迁来后,杨也从临沂到济南,租住在附近。依然是贫穷的清闲快乐时光。
那时候经常去爬英雄山,两个人骑着车子去,午后返回。身轻体健,心情愉悦。有一次约了他们一块儿去,大家都骑着车子,在济南城的大马路上飞奔,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七八个人在英雄山上四处漫游,就地野餐,打牌。也成为美好的回忆了。
有一年的元宵节,晚上在我们家聚餐,晚饭后跑到洪家楼广场去看花灯,走到那儿,刚看一眼,熄灯了。又跑到附近的山大北路灯市,也是漆黑一片。忘了济南是没有夜生活的,十点一到,整个城市就进入睡眠状态了。
前几年听说文人圈里经常夜里去爬千佛山,呼朋引伴,很是热闹了一阵子。不知现在还有谁仍保持着如此雅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