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鳞村,想再去的村庄
村外,热情的小伙子,龙鳞村的大学生小唐,站在路边顶着烈日迎接我们的到来。进入村子,宛如初见,仿佛回到自己的家乡,一切都如此亲切与熟悉,整齐贯通的民居,蜿蜒的乡间小路,波光粼粼的龙湖,闲游的鸭子,展翅的白鹅,觅食的龙鳞鸡,成片的橡胶树、荔枝林、香蕉园,垂挂的波罗蜜,诱人的杨桃,随处生长的野花、山栳叶,还有许多未知名的植物,翠色入目。凉爽的风从湖上吹来,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的气息,你的心立刻安静下来。
龙鳞村,40多户人家,四个姓氏,200多人的小村庄,聚族而居于同排前后门相通的房子,屋与屋之间留有小小的庭院,前后栽有花树,坐北朝南,面向龙湖。小唐说,村民喜欢在地势低的下面盖房子,近靠湖边,很凉快,地势高的上方离湖远一些,会比较热。我还发现,每家房子后面左侧相同方向都有整齐划一的新建的洗手间,还用油漆涂上序号,村民介绍说,这是政府出资百分之二十建造的,标上序号,是为了方便政府登记。
行走在村子里,依旧感觉这里淳朴的民风。小卖部大瓶的金盘矿泉水一元钱一瓶,这是我平生以来买到的最低价格,自动麻将20元即可随你玩到什么时候。村民总热情招呼,搬出椅子让我们坐,腾出吊床让我们休息,拿出香蕉让我吃,树上的杨桃可随意品尝,小年轻穿着短裤猴子一样敏捷轻快,嗖嗖爬到直入云霄的椰树上噼里啪啦脚踩几下就几十个新鲜的椰子自由落地。正午时分的椰子水是最甜的,阳光下,小唐为大家砍椰子,一个接一个,汗流浃背。
另外,行走在村子里,却也让我感到有些缺憾。
从海口到龙鳞村大约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但目前还没有电话线和网线拉到龙鳞村,这显然大大的阻隔龙鳞村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午饭,又是可口的农家菜,龙鳞的鸡鸭鹅,龙湖的鱼,龙鳞的野菜,色香俱全,大家风卷残云一般吃得心满意足。这纯天然的农家菜,绿色食品,味美价廉,是城里人的至爱!每次,我吃完龙鳞菜都想带一点回家让亲朋好友也品尝和分享,但不知道该去哪里买,包括这次和我同去的朋友,也想买龙鳞鸡回家,最后却也不能如愿。两次到龙鳞村想带点土特产回家,却都是两手空空。回到家,亲人总问没带点什么回来吗,我总一脸歉意。如果龙鳞村村委在这方面多花点心思,如能够建立一些农产品购销点,不仅满足游客的这点小小的愿望和需求,还可以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大家在湖边高高的椰子树下乘凉,自我介绍,聊天,打牌,好不惬意!可是,椰子树间,阳光普照,肆意蔓延,如果能沿着湖边,多建一些凉亭和座椅,多种一些枝叶茂盛的榕树会更能挡阳遮荫。或者,搭一座木制引桥到龙湖中央,在湖中间造有凉亭,游客可以在湖中央喝茶,钓鱼,那就更有姜太公钓鱼的美妙感觉了。
还有,龙鳞村是农村,城里人来到这里都想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如能够在这里住上三五天时间,在湖畔看日出日落,听蛙叫蝉鸣,到地里种菜,浇水,施肥,锄草,捉虫,到果园采摘水果,橡胶林里赶鸭子,喂鸡,下厨房烧柴火做农家菜……来到这里,好像是回到自己农村的老家,当了一回农民,过了一回田园生活。但是,来这里的客人顶多只能走走,看看,吃吃,没能真正深入去体验农家生活。据小唐介绍,龙鳞村农家客房只有十多间,这些客房都不集中,散落在各家各户之中。如果一帮朋友或者一大家子来寄宿,可能会不能住在一起了,这也是很不方便的。而且,十多间客房显然容纳不了多少的客人。
客房配备不足,没有形成规模并统一管理,休闲娱乐设施配备不全,农家乐深入游项目的空白,都会严重地制约了龙鳞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龙鳞村,有独具特色的民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景观,湖美,景美,人更美,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但总给我点良辰美景虚设的感觉!
还有一个小小的想法。龙鳞村大力发展了养殖业和种植业,香蕉,荔枝,胡椒,橡胶,是四大主打作物,鸡鸭鹅农家菜味道也很不错,如果能借助这些产品,打上龙鳞村的标签,像龙泉文昌鸡那样,让龙鳞走出海口,走出海南,走向全国,那么龙鳞村很快就闻名遐迩,龙鳞村的腾飞也就指日可待了。
龙鳞村,是个好地方。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勤劳淳朴的龙鳞村人共同努力下,龙鳞村会越来越好,越走越远。当然,如果能招商引资可能会更好,但是一定要保持龙鳞的味道,保持原生态的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