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逝去的年华
这一秒的盎然春意,下一秒便成我记忆的一个影子,抓不住,只许默然回望。那逝去的年华,便在此境中消失,永远,如眼角滑落的泪水,留下的只有泪痕,留下的只有属于记忆的身影,飘忽不定。
无知的幸福
不知该如何更具体描述那次属于幼年的记忆,只能用朦胧,仿若梦一场,但偏偏不是梦……
那年夏天,我应该很小,还被母亲小心翼翼地抱着。在南墙外树荫下,母亲与邻居随意聊着我完全不懂的“事”,我只记得在母亲怀里,还不时被颠着,现在想来,是在催我入眠吧。尔后,在我睡意朦胧时轻手轻脚把我抱回家。
长大后,每逢母亲与人阔论我幼时如何乖巧时,我总不禁提及此事,母亲应合着,让我以为真有此事。可当背后又缠着母亲问个究竟时,她又不耐烦地否认,还不忘补一句:“唉,傻啊你,你那时还没记事呢!”而后又爱怜的笑了。
我想也是,那么小,还没记事呢?但那段记忆虽朦胧却异常真实。多年后,我常忆此事,怀念那时母亲温暖的怀抱,轻轻抱着一个我,颠着,让我无忧无虑地睡或醒着,都是快乐,尽管那时我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怀念那时无知的幸福,这无知的幸福,在如今偶尔被学习、生活逼在阴暗墙角时,另我无限怀念和眷恋……
老娘家的爷爷
“这次作文范新泰同学《爷爷,我想对你说……》写的很好,大家传着看一下。”
有一次,忽然想起一位老师说的这句话。老师是一位非常和蔼的中年妇女,身体有些单薄,眼睛不大,却溢满给我们希望和勇气的目光,我们仿佛坚定老师会辛勤浇灌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她说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但她也坦白,这是毛主席的话,我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姿态颇显庄重和严肃。后来才明白,那句话在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心中,或者说在我吧,仿佛是一句高深莫测的哲言,懂,却因不该有的郑重变得复杂,不懂了。
回家便兴高采烈地告之父母,大概是太兴奋了吧,我竟没感觉到他们不是那么在意,只是微微一笑,便又忙于手中的活。他们也的确不在乎,即使现在父母都反对我走文学之路,写这些“无用的废话”,只一味告戒我专心学习,给他们长脸,也给自己争口气。
如今,偶然,忆起当年那篇小作文,不禁笑了。那时,竟连“外公”都不晓得具体指谁,在作文中用了“老娘家的爷爷”,本来只写外公的,这下把外婆也拉上了!
但,无论如何,被表扬,尤其是在老师眼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学生,总令人振奋,让一颗原本波澜不惊的稚气未脱小心如实快乐许多。幼时的我,是不会因母亲满足我一个小小心愿而惊喜不已的,一则我从不向母亲任性索要什么,二则父母管教严格,尽管我是三家唯一的男丁。
当我坐在大学教室,无论清晨还是夜晚,每当追忆童年诸多趣事,总不免发笑,笑罢却又有一丝忧伤,更确切的说是惭愧——
我(可以说我们)的心总难以被注满,而只因一点表扬、一点满足便欣喜若狂的年岁早已成为我们脑海中一抹捉拿不住的幻影,尽管清晰地让人错觉一切都在前一秒钟!
流产的初恋
我想没有哪个词比“流产”更能形容一位少年“罪恶”的初恋。当一份爱恋在心中萌发,而后生长,还没长到嘴边就被师长们振振有词的摧毁,我不知道那是一种幸运,还是灾难。只是在我心里,委实流过几滴男儿不轻弹的热泪,痛或不痛,总之咸咸的,掺和着苦涩!
大约初二,在同学们一年的相处和暗度陈仓的竞争后,我们接受了各自的成绩排名。她像一颗璀璨的星,至少在我眼里,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又懂音律,用二胡拉得一手美妙悠扬的乐曲,让我沉醉、迷恋。除此之外,她生得俊秀,给人如沐春风的美感和享受。在一个少年心里,外在总占得不小分量,可怜的是我们一些踏入青春殿堂的人,还时常因着青春的狂傲和放肆以貌取人,多少是不应该的。
同桌是一女生,私下我与她提起过对那女孩的好感,但不知何时,这秘密竟如风一般飘进了她耳中,然后我收到一封信,同学们一致称它为“情书”,但可惜——后经分析,信不是她写给我的!
我悄悄夹进书里,现在想来,委实像做贼。回家路上,骑着自行车像驾驭一匹骏马,估计当时的姿态用李大诗仙的“豪放”还可形容,却又像踏着七彩祥云,飘逸如风……
回到家,急不可耐,除了等父母从房间迈出脚去,恐怕那时没有比这更高的期待或追求了。好在老天赏脸,让我等的不是太久。把书一股脑倾泻出来,当时自己还颇具男子汉风范,深呼吸,镇定的将信取出,缓缓展开。但一读,腿软了,心也像扑通在胸腔里降低了不小高度,信的称呼是“慧儿:……”名花有主呵。如此,着实令我情绪低落了一阵,但心里还是一如往昔的眷恋和倾慕,还年少,明天谁也无法预测。我想,自己被朋友冠以“痴情”和“目光长远”的威名兴许是在此时打下了良好契机。
巧合的是,班主任上演了一出“杀鸡给猴看”的好戏,当然,我不是那鸡。A同学的情书被他刧下了,我们都很同情A,但爱莫能助。自然,接下来是老板义正言辞的训斥和苦口婆心的教诲。我非铁石心肠之人,受不住他那份良苦用心的感动,便同情他,遂了他的愿,泯灭了自己心里那份久久不能平静的爱慕!
仿佛自我们开始接触爱情之初就被戴上了紧箍咒,持续到大学,只要脑子里一动“歪念”,就会得到师长的“谆谆教诲”,我们的怨愤绝不亚于孙悟空欲打唐僧时眼光中迸发的强烈的仇恨和无奈,但可惜,我们没做孙悟空!但大学得到的也是教授或其他人的关于爱情的诸多论断,虽则放松了许多,但还是趋向反对,真不明白,我们的爱错在哪里?
对于一个懵懂天真少年,究竟爱情是什么东西,亦或是什么模样,又有什么意义,我想,那时自己真的不知道,而对那个“小女生”的心中层出不穷的淡如薄雾的甚至不能称之为喜欢的好感,恰如未出水的芙蓉,在静默的水面的下夭折、腐朽,化为水底的一搓淤泥,最终又在干涸的河床上被终日呼啸的风吹扫的一干二净,就连最初的印记也寻不见,惟独留下的就是少年时代一次近似荒诞的错误,而到底错在哪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