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错过的形而上

生命中不可错过的形而上

扑楞楞散文2025-09-13 00:41:21
“时间犹如流逝的江河,一切的东西都被置于其中,席卷而去。”黑格尔用他哲学的话语向尘世的人们解释了生命逝去的必然,就像是古老而神奇的预言一样,唤醒那些落寞的一如雾岚般的清雅岁月,在红尘辗转之中,不经意间就是山高水长,天涯路远。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十岁,刚刚告别了弱冠之礼,生命向而立之年的纵深处走去。不再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年,不再是十八岁的青葱蒙昧,不再是向左走向右走,不再是流连下一站路口。我们引领期盼那些淡淡回眸的时光,等待风平浪静之后一切都将回到起点的宽慰与心安。我们固守一种情绪、一种情调,不去想道德之外的某种东西,只愿在平和的日子里拥有一份宁静,一份致远。
不可错过,信手拎起岁月长河中的一个时间片段,让遗忘漫上心田,将烦忧或者悲伤千万遍地过滤,然后微笑着: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就像雪莱在《西风颂》中描绘的那样,“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天怎能遥远?”,西风中的呢喃物语促成了新的生命,枯死的思想跟空间被吹散在天涯,天空中飞鸟划过,满满地流溢着的,是存在哲学智慧的光芒。
不可错过,那些吐着浑浊的蒸汽在地面上缓慢爬行的城市,浮萍一样在时代的浪尖静静地漂流着,淹没了繁华与喧嚣,淹没了激情与狂放,却掩盖不了后现代主义的强烈与张扬。而我们的生命之路,犹如一条形而向上的旋转楼梯,时光不断地攀缘,在每一个更高的平面上,演绎着五光十色的人性与生存,感悟生命趋于极致的风景。
不可错过,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不息地流转。还记得当时年少春衫薄,在梦里,走了好久好久的路,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还在床上躺着,什么都不想说,却有忍不住地想象,生命是不是会耗尽在这冗长的沉默中,而那已经烙红了的伤痕记忆在若干年以后是不是还会清晰依旧。是啊,生命中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和事,我们在习惯中不停地走,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那么漫长的二十度春秋,竟然一晃就过去了。
不可错过,我们向生命的过程致敬,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味出生活难得的真挚与醇厚。在那个记忆中的五月天,古雅的苍兰花开满树;岁月是闪着光的河,静静地流着,纤尘不染,是上天在为人的灵魂种植净土。
就在某一天,太阳陨落了,苏格拉底说:我去死,你们去活,哪条路更好,只有神知道。这样的情节上演在那个神圣的国度,孤独与寒冷之间横亘万年不死的信念与情致。这一刻,哲学家圣瓶中的清纯,竟不是普渡众生的甘露。我们是夸父幻想中的后代,当太阳收起它纯洁之光而深落,我们悼念过往,将一切在记忆中珍藏,然后形而向上。
是啊,像风一样濡湿的生活,有了水一样的品性和精神,在跌宕起伏的岁月中渐渐学会了游刃有余。白天在构思着黑夜,黑夜在构思着白天。我们的民族在石磨上一圈一圈地游走,那凝聚着的密密麻麻的纹路,是永恒存在的根,它们据守在时光的流里,凝视着光阴如青烟般溜走,试图挽留历史绝世的容颜,一如追寻那黄河古道上苍凉咯血的足迹。
当我们看《瓦尔登湖》,当我们开始知道人完全可以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我们渴望浩漫的生存背后,有一些奇异的世界,如果语言也可以形而上,那静默是永恒的,而生命是不可错过。然而,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所以我们想起了生活的片段,述说那些不能错过的形而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