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杀将
华夏的历史上,有无数的统军之人,猛将、智将、勇将、战将更是层出不穷,但被后人公认为“杀将”却没有几个。杀将还是屠夫的别号。在历史上,永远顶着“人屠”、“屠夫”称号的将军也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白起和五胡乱华时期的冉闵两个罢了。
华夏历史上战绩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纵横沙场三十余载,当时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他带兵来战都吓得望风而栗(史书上也确有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皆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能达到如此的高度,这在战争史上是很罕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这位将军就是一代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也叫公孙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人是李牧、廉颇、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白起一生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拼杀至因功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但是白起的赫赫战功却与其坑杀降俘连在一起,尤其是长平一战。虽说其开创了我国军事史上的包围歼敌战的先例,但是这一战白起坑杀了已降的赵军士兵40余万人。也因此被后世那些所谓的儒家“仁义之士”称作“杀人魔”、“人屠”。
白起的赫赫战功也引起了秦王的猜疑与小人的嫉妒。在一系列的运作后,白起被流放赐剑自刎,可怜一代无敌名将。
然善始者未必善终,白起功高遭忌,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地屠虐汉人,汉人生活十分艰难,连狗都不如。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在五胡乱华,胡族大肆屠杀汉人的纷乱年代,老百姓为了活命,迁徙的流民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在五胡乱华,胡族大肆屠戮汉人的纷乱年代,那些流民为了生存,奋起反抗,反抗的义军洪流漫卷了整个中原。乞活义军是西晋末至东晋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流民武装集团的一支,抗击胡族,为生存而战。
冉闵虽说当时身在胡营,但心却在汉营。当时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残害汉民,先是驱数十万汉丁修林苑甲兵,死伤遍野。后掠六七十万人造甲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更是强抢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凌杀污辱,甚至还被充当军粮。意识到这些胡族终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始终是中原战乱不绝、汉人水深火热的祸根,冉闵便奋然举起了抗争的大旗,并下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这便是史上有名的杀胡令。北方中原各地汉人群起响应,直杀得胡人魂飞胆丧,纷纷外逃。各胡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族与匈奴人,遂群胡合起伙连番围攻冉闵的部队,最后冉闵兵败被杀。然而,后世那些满脑子“仁义之道”的文人,却把冉闵看成一个嗜杀的屠夫。这只不过是冉闵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罢了。
虽然,冉闵最后战败被杀,但是冉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华时期汉减胡增的人口趋势得以逆转,使众胡族统治阶级不得不正视汉人的力量,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也为其后盛唐时汉族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一个白起,一个冉闵,两员勇猛的战将,都为了华夏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却被后世那些所谓的“仁义之士”称之为“人屠”、“屠夫”、“杀将”,却有些可悲了。那不过是那个时代造就的罢了,那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人物,需要这样的行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吗。但是,后世的那些酸儒、那些所谓的“满口仁义道德”的文人,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他们称之为“杀人魔”,实在是可悲、可叹、可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城市综合症
下一篇:那只唯一自信的熊猫就是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