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韩国一些看法
早些时候,看到韩国人抵制日本人对慰安妇暧昧态度的坚决,在与日本人经济竞争中表现的坚韧与豪气,与我们国人的对日本以前常说的:“中日友谊深,墨香飘天涯”的态度截然不同,很是佩服他们。二十世纪末的金融危机,
早些时候,看到韩国人抵制日本人对慰安妇暧昧态度的坚决,在与日本人经济竞争中表现的坚韧与豪气,与我们国人的对日本以前常说的:“中日友谊深,墨香飘天涯”的态度截然不同,很是佩服他们。二十世纪末的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当时韩国人需要外汇,需要美金,许多民众把自己的黄金饰品、收藏品捐出,或者预先给政府,等度过了这个难关时候再还给民众,在当时的危机下,敢于、勇于将值钱的黄金拿出是何等的无私与顾大局,我不得不佩服韩国人的素质。韩国与日本一样是在美国的羽翼下生存发展,他们的汽车工业、电子产业各有所长,但是我好像记得韩国人一般是不买日本的汽车的,如果喜欢日本货似乎有卖国的嫌疑,这不是官方的宣传所致,如果官方这样做,肯定要遭到日本的攻击和贸易起诉。是什么使韩国人有这样的民间意识,当然有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与日本水平差不多原因,但更有韩国人的自身素养原因吧。
韩国这个不大的国家我还真的有些服了。
虽然我一直对韩国电视剧不喜欢,对近两年流行的“韩流”我还是视之若素,我想既然人家有这么多民族优越性,文化方面也该有过人之处的,无非是我不喜欢而也。我不看,也不会带动多少人不看,别人看,我也无权干涉。前年放《大长今》的时候,妻子每天晚上十点过也要等着。起初陪她看,听她介绍剧情,也还真的被吸引,但是几天以后我说太矫揉造作。惹得我与妻辩驳了几次,最后我只好三缄其口,听之任之,反正又没有影响我看中央台电视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世界原本不是单一的。
往后在外面同事、朋友家中时候,不经意间会有些韩国剧镜头进入我的眼里,几分钟后,问是韩国片吧,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很惊讶问:“你喜欢韩国片吧,不然怎么一会你就知道是韩国片了。”我苦笑:“我基本没有看过完整的一部,或者说一个简短的电影等。”他们更奇怪,我说:“你看那情节,还有那千篇一律的语言对白,不就明白了吗?”
再后来我听说韩国人把端午祭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争去了,心里有些怪罪他们,屈原本来就是我们的国粹,就是我们的精神粮食,但是人家韩国人重视,要祭祀屈原,为此弄一个端午祭,只能怪我们国人不重视,让人家钻空子罢了。或者哪一天他们对孙武青睐,流行什么“孙子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批准也是人家的权利和福气。
好像去年的时候,韩国人把他首府汉城改为首尔,觉得无聊至极,翻译成汉语是我们中国人的事情,喊了几十年的汉城,很好记住,也好理解。现在要求改为首尔,记也难记,意思也不好理解,兴许哪一天我们中国人也发疯似的给英国人、美国人说我们的中国不允许你们以前的英语称呼,你给我改成什么什么的,似乎没有必要,英国人、美国人也许也觉得有点无聊吧。
现在又听说韩国人鼓吹汉语是他们祖先发明创造,因为甲骨文是殷商产物,而殷商被周文王击败溃逃在山东,后又进入现在的韩国、朝鲜境内,好像是我们中国人把汉语霸占了,攫取了,这笔帐似乎算不到我们现在人头上,应该找周文王呀、周武王等问他们凭什么把他们韩国人祖先撵跑,现在文字又被中国人占着,问俩父子该怎么办才是道理。却叫嚣着什么汉语是他们的国粹,照这样的逻辑,有什么必要争谁是谁的,他韩国人不是从我们大中华跑出去的吗?汉语创造权给他,屈原也给他,孔子也给他,但是你叶落归根,总要认我们大陆这条根吧。回来吧,回来了,什么你都不要争,没有必要争,都是你们的,就如同现在四川不争汉语是他祖先创造,北京也不争,都是我们的,皆大欢喜。
其实各种争也好,发展也好,都是对的,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脱离历史,胡言乱语,未免遭人耻笑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