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法
魏老太太是元月1日凌晨二十来分停止呼吸的。她女儿说,妈妈生前老叹息“过不了这个年”,总算熬过了去年,你说赶得怎么样。我说这是她老人家修的。她需要我这个说法,我就说这个吧。过了元月夜,寿长算一岁,很好的
魏老太太是元月1日凌晨二十来分停止呼吸的。她女儿说,妈妈生前老叹息“过不了这个年”,总算熬过了去年,你说赶得怎么样。我说这是她老人家修的。她需要我这个说法,我就说这个吧。过了元月夜,寿长算一岁,很好的结局。人的最后就是熬,把生命的最后那点儿余辉熬尽了,才写出生命的最后一个“死”字。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长辈更长寿些,死也死得有说法些,给自己脸上长光;并没有人想,老人的生活质量如何,他的活与死怎么能让他本身生命更有尊严、少受些罪。“年近八旬,有病也是受罪,早点去了也好,老人家少受罪了,大家也解脱了。”劝慰的说法怎么说都有道理,为去的人好,为存在的人好,两头都好。新年头一天第一件事就是奔丧。新领导说,老陈来电话,岳母去世,问我单位怎么处置,我说去个人,上份儿礼,送个花圈,表达一下大家的哀思。领导让我安排人去,我只好自己去。送葬的事情呢,我不陌生,也完全没有心理障碍。不像有人说的,“这种事情还是少参加的好,阴气重,恐对人不利”云云。既然生可以庆祝,死也没什么好怕。生死相依,不单单比喻铁定离不开的关系,也指有生就有死,有死才能有生这样的生命循环;一阴一阳方为道嘛!民间好多习惯不知道人们都怎么讲究的。比如我们这一带就有路遇送葬为好运、娶亲要躲避的说法。送葬遇棺材有升官发财的意思可以想到;娶亲那儿不好了,不是喜庆吉祥的事情吗,是不是意为别人幸福衬托出自己不美了?这样的认识也才狭隘了吧!为什么别人的好就不是自己的好,大家的快乐不是自己的快乐呢?!
我一直认为,流行或者出现在我们生活里的许多说法都是一家之言,是经不起推敲或者验证的。古代有的说法是附会与帝王身上塑造他们从天上下凡的神话的。比如史记里说刘邦母亲怀孕,他父亲看到某天打雷下雨之夜有龙在他母亲身上,然后有孕(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看看,说法到帝王身上的时候、讲到龙种的时候,连刘邦父亲的绿帽子也变成帝王的皇家色彩了,呵呵,笑话吧。现在人的说法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些天网上流传关于开国领袖的许多故事。什么9月9日啦,8341啦,中年得痣啦等等。好像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共产党都没有今天,新中国也没有今天。说法貌似总结历史,实则惴测历史,牵强附会地夸大或者贬损人物,只是一些人别有用心或者至少是别出心裁东西。他们把历史割裂成必然的碎片,完全失去了历史人物为理想奋斗为信仰牺牲的史实,陷入了历史虚无中。至于一个又一个微信里要求人们为属相相同的亲人转发的所谓好“东西”,迷信之外又有些好笑,这种说法就更加没有什么道理,也没有什么益处了,只能算是网络笑话或者垃圾之类的东西吧。
各种说法里,让我信服的,只有那些督促人努力奋斗的警句,或者总结生活经验的俗语。说时间的如“寸金难买寸光阴”,说抓住时光奋斗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说邻里关系的如“远亲不如近邻”,说气象的如“干冬湿年”,说健康的如“管住嘴,迈开腿”,说行车安全的如“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等等。这些语言精练直白,直击要点,对人生工作生活都有教益。这些说法经得起验证,也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已经超出了只是一种平常说法的范畴。这些名言警句说是说法,毋宁说早已升华为生活指南。
看得出来,一般的说法与能够做为指南的说法,距离很大。这个距离首先在于一般说法包含了更多找不到根的飘飘乎乎的东西,而警句之类的东西里完全没有这种东西,它一定是直接指示的样式,而且是平平常常的话语。其次是一般说法总用包装来打包自己的真实内容,而警言名句类的说法言简意赅,不屑于任何本意之外的其他装饰。再者,最主要的也在于,一般说法根本无法验证,或者就同算命先生的语言一样,歧意众多,怎么都可以理解,怎么都可以解释。而警句一定是可以证实的经验而且仍然被一个个事实证明着,大家都信服的。
对于特别相信除警句之外种种虚无飘渺说法的人,我始终抱有同情怜悯之心。因为没有比没了自己思想,人云亦云,大脑被人控制再可怜的人了。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有一拨人相信什么什么就有道理,是这些人之所以相信各种说法的理由。从众而不从自己的大脑,习惯了跟着人流左突右行,成为一些人生活的原则。这到也有好处,不用多思考,不用费神操劳。唯一缺憾在于,不知道眼前的路会走到什么地方,跟着唱或者说或者跳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些迷惑人的说法,只要通过自己的脑袋独立思考,马上就可以辨别其真伪曲直。为什么社会上总有上当受骗的人?因为骗子们瞄准了我们人群里必然有一群人习惯了不用脑子思考而只听别人做什么干什么。不能不说,这正是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屡遭欺骗的悲哀。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说法的作用与意义。对于某一些人来说,一些迷迷糊糊的说法,可能能让他找到自己生活的出口;对于本身陷入窘境的人来说,从某种说法里找到一些提示或者隐喻的感召,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也完全是实用主义观念:既然有说法,又在传播,说明了它存在的市场。存在既现实,对此不可完全否认。
至于从去年走进今年人们乐此不疲地欢呼“一生一世”;至于昨天许多人涌进民政部门领证意取“一世一生”这样一个说法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生活里太多见异思迁、太需要终贞不渝了!
2014年1月4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