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出中学名校的光环
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在这个以学历作为本钱的时代,能把“名校学子”的头衔挂在自己的脑袋上是看似多么光彩的一件事。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和对待,比如说:有些事付出的是珍贵回报的是光荣,这值
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在这个以学历作为本钱的时代,能把“名校学子”的头衔挂在自己的脑袋上是看似多么光彩的一件事。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和对待,比如说:有些事付出的是珍贵回报的是光荣,这值不值;比如说:一个能出高考状元的学校但以丧失学生创造力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前提,那我们还需不需要状元的存在?对于这些,我们仅仅凭着得到时一时的欢悦或是失之交臂时一时的懊恼来评判他的对与错未免有些力道不足,在此我仅阐述一些我的个人意见。何谓名校
我提出的“何谓名校”这个问题看似幼稚了一些,任何一个在校中学生都可以回答:分数,升学率。现在无论是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媒体都已这最根本的两点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有名与否的依据,但是我们不妨更为深入地剖析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从生源来看,普通高中的生源完全不能与这些名校相比。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这里的“名校”是衡水中学,在今年的中国大陆高中排名中高踞第十四位,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这都是一所响当当的“名校”,2006年与2007年衡水中学的公费生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55分和531分(2006年中考满分615分,2007年满分610分),可以肯定地说能达到这个分数线的学生的自制力极强,有很好的学习方法,懂得学习的重要,具备这些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他们无论在哪一所学校释都能考出好成绩考上名牌大学的。名校在生源上是垄断性的录取,但是如果抛开这些能考高分的学生这些所谓的名校还能剩下什么?如果给他们一批普通高中的生源,这些名校还能不能保证原有的升学率?恐怕不能吧。“名校”们以他们的“先天优势”来与普通高中比拼,那名校们所得到的成绩是应该而不是获得,这也就是我所提出的何谓名校的问题。
硬件设施超强的名校
无疑,这些名校们在硬件设施上也是高人一筹的。衡水中学每一个宿舍和教室里都有空调,恐怕就这一点任何一个学校都无以能敌。但是为什么衡水中学的经济实力会如此雄厚?这需要我们拿出计算器来算一笔帐:衡水中学每年招生分两个部分即公费生和择校生,公费生只需交纳学费,书费,住宿费,饭费和其它零碎的费用,而择校生所交纳的费用中比公费生多出一项即将近两万元的借读费,衡水中学每年公费生与择校生的招生比例是六比四(这只是文件里的数字,具体多少只有招生结束后知道),那么每次招生一千五百人的话,那择校生人数就是六百人,那么学校可以收取借读费将近一千六百万元。这一个数字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触目惊心的,而且大家不要忘了这只是一年中的一项收入,看来这些名校们也是把学生当作摇钱树了,大家应该还记得高举反对教育乱收费牌子的那个老者和他脸上凝重的表情。既然名校们每年有这么一大笔可观的收入那肯定会去做一些面上的工作,或许我这么说有些过分。但是在收钱这个环节上很是让人别扭,即使这样符合制度,但是最后捧着用父母血汗钱买来录取通知书,是否感觉到它的分量和他本身的炙热?
名校之伤
每个学生都削尖了脑袋都想钻进名校,为的是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但是这些学生们不曾想过在名校就读的这个过程里会发生什么,我想在这样一个巨大光环笼罩下的学府必然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也就是形形色色的伤害。以衡水中学为例,学生们都是各个县市区的学习尖子,这样必然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在佐之学校和老师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歧视(不要说我胡说八道,每个学校都是这样),我们可以想一想,那些在学习上稍微逊色一点的学生们怎样在这样一个“你死我活”的环境里生存下来?他们的心理是否会被扭曲?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他们的人生道路会不会走偏?这些问题都极为沉重。其实这样的高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把高质量的生源分散开来不要让他们在一所学校里扎堆,那也许教育的小姑会更好,考出的高分会更多,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些。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已经是身心疲惫,但是学校折磨学生的方法却别出心裁,衡水中学遍布校园的除了紧张的空气之外还有一个个黑暗的摄像头,夸张一点说在校园里除了厕所没有,其他所有地域都在摄像头的“射程”之内,不用思索这些摄像头当然是用来监视学生的,监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激行为,监视男女生之间有没有非正常接触等等,一旦发现这些情况,轻者停课两个星期,十分严重者直接作开除学籍处理,在这样一个“群英荟萃”的环境里,两个星期不在学校上课当事人的名次定会受到很大的波折,那新一轮的重压即将来临。其实我觉得在某些情况下谅解比作出处分更为重要更为人性化。现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还用如此蠢笨的方法来管理学生,我们不经要想这些名校的管理阶层是不是缺少智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群正值花样年华的学生整天过着别监视的生活,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会被众所周知,他们的心理能不能得以安宁,我们要问这所谓的名校究竟是监狱还是学府?监视器里的学生匆匆去打饭,监视器里的学生匆匆去上课,当学校的管理人员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能不能做出一点反思?是学生的“高智商”让你们没有办法管理,还是自己黔驴技穷?当你们每天盯着这监视器的时候,难道你们的心情就不曾沉重吗?在这样学校里就读的学生真的很贫穷,贫穷得就剩下了分数。
与其叫他们学生,不如叫他们孩子,他们还不是很成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长期的压抑和烦躁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那么可以说,这三年的名校生涯也就变成了三年的“监狱”生涯。要知道,将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不一定都是学习好的吧。只为了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来说一文不值的升学率,就轻而易举地对这些孩子们造成伤害,那这也许就叫做自掘坟墓。而且衡中的高三学生如果选择在衡中复读的话,他们来年的成绩也许并不会高过第一次高考,但是选择在别的高中复读,往往会高出四五十分,这就是我们这里著名的“衡中怪圈”,它一直笼罩在这所名校上空阴云不散。这里面的原因不用我解释,不言而喻。名校之伤,这份伤害多么沉重,多么没有实际意义,伤害之后的结果只能是伤口流出脓水,发炎,溃烂……
愧对学生和教育
刚才我只是浅谈了这些名校在主观上对于自己学生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名校们在客观上对于整体的伤害,这种伤害包括学生的录取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