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雄辞杂文2025-05-03 09:19:05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的一篇通过演讲之后进行整理的文章。自从演讲之时起就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褒的是指出了中国人的毛病,贬的是丢了中国人的面子。我的第一感触是,还没看完文章,脸就火辣辣的红起来,感觉挨骂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的一篇通过演讲之后进行整理的文章。自从演讲之时起就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褒的是指出了中国人的毛病,贬的是丢了中国人的面子。我的第一感触是,还没看完文章,脸就火辣辣的红起来,感觉挨骂的人就是我,我就是文章中缺点众多的丑陋之人。但我不恨柏杨,我看完第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甚至想写篇文章自剖一下。更不怒,不怨,不艾。我就像让人戳到痛处,指出毛病似的恍然大悟:原来我就是这样的混蛋!
恍然大悟之后,我想改,想以自知之明的心态自省行为。在自省的同时,也由文章的内容加深的体察自己,是否还有其它的毛病?怎么丑陋?然后又该怎么改?
柏杨说,丑陋的中国人病根在文化上,受制于儒学,传统缔造出民族滤过性病毒。主要特征是:脏、乱、吵;窝里斗;死不认错;喜欢讲大话、喜欢讲空话、喜欢讲假话、喜欢讲谎话、更喜欢讲毒话──恶毒的话;心口不一;没有包容性的性格造就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不是绝对的自卑,就是绝对的自傲;自我膨胀。
柏杨还说,如果这是个人行为,个人的品质问题,大可不必说什么(读到此,我为自己松口气,认为还有改的机会),但,如果是整个民族有这样的劣根性,就要有危机意识(读到此,我由个人问题开始忧虑,忧虑到这个民族的希望,也明白了由个人到政府为什么会如此丑陋,中国的体制会有如此乱象,要改过自新)。
但改,谈何容易!这是几千年传下的毛病。明知孔夫子宣扬了仁义道德,也造就了伪君子;然而,如果要背离孔夫子,又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可以代替它,好的思想已在春秋之后遭到禁锢,至此不能松绑。我们唯有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被表面所迷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本是正常却因环境的怪异而显独特的鉴赏力,也就会有很多人犯错、走弯路、被利用、被杀害。
单就我个人而言,我担忧的只有自己的前途,相信只要我改正一些毛病,前途就会散出一丝光芒。但若把问题上升到民族性,担忧的将是这个民族的希望,结局将由不得自己,心就不可避免的慌乱。
因为一个人再怎样的怪异,可以让他或把他毁灭,但若是民族性不可救药,将是整个民族的毁灭,任何人都承受不了这样的结果。所以,要呐喊,要争取,要改变。
鲁迅呐喊,柏杨演讲,那么后来人呢?是不是应该接下班?
我看到的希望是柏杨指出了病根;我看到的绝望是无从对病下药,不论是个人还是政府,甚至整个民族,都如柏杨所指正出来的丑陋,不可救药。
个人的欺善怕恶,企业的无原则逐利,政府的暴政,皆是体现。而改变的阻力,将来自于当权阶层和愚昧的个人,涉及到强势的利益集团。为此,才能理解为什么实话不能说?为什么改变那么难?
导致鲁迅和柏杨等人的有识之士是那么的孤独。
而身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奉先师为旗帜之时,唯有擦亮眼睛,在迷雾之中争取,在迫害之间抗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