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简论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飞光杂文2025-07-13 01:53:58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作为中华文化表达工具之一的中国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发端于商朝的甲骨文以及后来的钟文,都记录着中华文化精神。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思想的表达和交流,而且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具体说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文化涵养了中国书法艺术
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后而留的人化的印记。它包括三个层面: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书法是在观念文化产生后作为思想文化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而出现的。开始是作为表达交流的符号,但随着积累、创造和发展,某些民族的书法逐渐演变成一门富有美感的艺术。其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书法,它是节奏化了的自然,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国书法开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后来虽然逐步抽象化,但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抽象到什么样的高度,但在中国书法的骨架精髓里仍然保留着象形文化的神韵。中国历代的书法家经过前仆后继的钻研提升,从“泥土气”走向“书卷气”,品位越来越高,终于成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文化艺术。
二、中国书法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美感
我们看看古代画家和近代画家是如何论画的美感的。西晋大画家钟繇论书法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见万象皆类之,点如山颓,摘如雨线,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者如鸣风之游云汉,来者之如游女之入花林”。这里说的是书法和绘画是相通的,具有表达绘画艺术功能。唐人李阳冰论笔法说:“于天地山川得礤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幽至于鬼神之形状,细至于喜怒舒惨莫不毕载。”这段话是说明书法与文章相通,它取象于自然的规律、人心的逻辑,贯穿于文学的美感;近人雷简夫说:“余偶画卧、闻江涨瀑声,想其波涛翻翻,讯决掀摇,高下蹙逐奔去之状,无物可以寄其情,遽起作书,则心中之想尽在笔下矣。”此话意思是说写字可网罗声音意象,具有音乐的美感。
三、中国书法是传播中华文化于世界的重要工具
中国书法在国际上受到非常的重视,它可与西方的油画相媲美。如日本人对中国书法的研究是很深刻的,后来西方人也很感兴趣。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是文明古国,如以前的希腊、埃及、印度它们的书法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作为思想文化交流的符号,根本不能象中国书法这样成为文化独特的一门艺术。中国周围的国家如朝鲜、日本等也很讲究,但与中国也不能相比。中国书法的理论也是很丰富的。如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都流传下来。在别的国家就没有这方面的传统文化。现在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尤其对中国文化是有抵触的,某些学者甚至鼓吹东西“文化冲突论”。但对于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却没有那么深的思想鸿沟。因为书法绘画艺术是一种含蓄隐藏的文化表达方式。尤其是书法它是通过象形和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更加有思想的隐含性,也就有更宽广的传播渠道。另者中国书法具有强烈的美感诱导性,而审美观念又为世界各个民族所共有,因此更易于各个民族所接受。中国文化可以通过中国书法等艺术为工具对世界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为弘扬中华文化于世界而作出贡献!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