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与异化

同化与异化

言之不尽杂文2025-07-13 03:24:14
人类的“同化与异化”亦称“组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生物新陈代谢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同化与异化是密切联系的,没有同化的物质合成,就不会有异化的物质分解。同样,没有异化使物质分解而释放出能量,也就不可能进行同化。同化作用所需的能量是由异化作用所提供,异化作用分解的物质是由同化作用所准备,同化和异化对立统一,二者又互为条件。构成生命的同化与异化的矛盾运动,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过程中是相对的基本矛盾。这种新陈代谢,从自然方面看,是由支配各种物质过程的自然规律支配的;从社会方面看,是由支配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的制度化规范支配的。前者支配因素可归于生态学方面,后者支配因素则可以归于政治学方面,而两者的结合力及其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政治生态学的“组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即,同化与异化。这种旧的传统文化社会制度与新的多元文化社会制度的新陈代谢过程失调,就会产生人对社会不适应的精神疾病,而精神同化意是将新的意识内容吸收并融合到原有的意识结构之间同化,这就是现代人的精神找不到寄托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化”是指不同的民族、团体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风俗习惯等方式。同化的作用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但不会融动社会的根本制度。同化个体,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将外界事物摄取过来,纳人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个人接触后,溶合成新的同质文化单位的社会过程。从智慧论的观点来看,同化是适应的一种机能,而人的智慧乃是最高形式的适应。在智力活动中,顺应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因而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促进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同化新事物。顺应与同化是两个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一般说来,同化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融和,加强民族文化的同化力的积极作用。同化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发展生产、科学和教育,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
“同化”原为生理学概念,指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同化速度开始比较缓慢,被同化群体一旦意识到所接受的文化优于原来的主体文化,就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模式与传统,积极学习同化者的文化,整个同化进程。同化多见于存在社会文化不适应的场合。例如,“被同化的往往是移民或至今仍处于孤立落后状态的群体,而施行同化者则往往是占支配地位或较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同化可分为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类,前者指依靠强制的手段迫使某一文化接受强迫者的文化,后者往往指随着两文化间的自然交往,两文化中的一方的全部或部分自然同化。
民族同化,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它是从民族产生以来,在社会中一个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被另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强烈感染,这种同化是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同化,是政治上平等的民族,和其他民族长期交往过程中,经济、文化处于落后的民族,受到先进民族的影响,逐步地自然改变本民族的同化。民族同化可分为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两种。自然同化是进步现象,而强迫同化则是一种民族歧视、压迫行为,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例如,“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审美意识等等都极其自然的发生变化”。甚至改变了本民族的特征,在自愿选择、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变成了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自然同化与强制同化截然不同,它是各民族密切往来、互相学习的结果,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进步的社会现象。强化同化和自然同化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以被同化民族遭受很大的痛苦和牺牲作代价的,是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是反动的,因而必然激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这时民族同化就告完成。同化是自然自觉的地实现的,不具有强迫性。强制同化是统治民族的统治阶级出于统治及其他需要而采用强制措施改变被压迫民族或落后民族民族特点的做法。这种同化的强制性比较隐蔽,通常看不见暴力的痕迹。例如,“美国的“民主”模式输出就是强加给别国的一种强制模式”。
文化同化,不同文化特质的个体、群体相互接触融合为同质文化的过程。一种文化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中同化。是两种文化接触过程中,各自改变自身,导入对方文化要素与本文化相应要素发生融合、借鉴。文化同化可分为两类:强制同化依靠强制性手段如武力和战争而实现的;自然同化则是两种文化长期的自然的交往而逐步实现的。一类是依靠强制性手段甚至武力而实现的文化同化,属强制性的;另一类是指通过自然的接触交往而逐步实现的文化同化,属自然性的。同化不借助于暴力、特权和强制的手段,是演进式的、单向的,即被同化的民族或其一部分虽然消失,但影响它的民族依然存在。
局部同化,是文化惰性的一种表现。文化全面同化。即“民族同化”。在文化融合或文化同化的过程中,语言符号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汉族文化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同化作用,是与汉语语言文学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由于同化他文化或被他文化同化,一种文化就会全部或部分地取代另一种文化,或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例如,有两种文化体系分别为CAB和CMN,如果CAB同化了CMN,就可能出现CA取代另一种元素的过程。它是一种文化变迁的过程。语言是人类交际极重要的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以达到互相了解融合,语言有巨大的稳固性和对强迫同化的极大的抵抗性。语言的稳固性是由于它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的稳固性所造成的。
中国因悠久历史积累起来的文化优势,在回应西方衝击时却成了负担。长久以来就已经优势而定型的文化,抑制了任何局部更新成功的可能,同时,局部更新的失败又造成了文化非整体更新不可的局面。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成功反导致中国回应西方衝击的失败,而此前回应的失败,反又孕育了中国最终回应的胜利。历史上中国危弱的原因是制度的弊端。因而我们不仅仅是局部修改旧的制度,所变之法都是一些现行的制度。对这些具体制度的改革又是从机构(官制)改革著手。旧的制度文化和人本要素,都无法使中国回应西方的挑战;综观美国的发展历史,其文化制度得益于多元文化聚合。因此,我们要吸收多元文化的精华结合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比西方文化制度和科学制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