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还在乎奥运奖牌?
竞技体育比赛,总会有个第一第二,胜负即在一赛之间来决定,那时所有的付出便都得到了回报。然而,奥运的精神呢?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里如是说:“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段话说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类“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为己任的,“理解”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前提。而我们又理解什么?我们更多的理解是“更快、更高、更强”,一味地在追求那所谓的“世界第一”,忘记了体育本身在于强健体魄、增进友谊——可以这么说吧,一届奥运会下来,谁的拼搏意识得到了升华,谁结交的朋友越来越多,谁才真正找到了奥林匹克的真谛。
我们的确需要超越,可不仅仅是体能的超越,或者说比赛成绩的超越,我们更需要自我精神的超越。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制造了诸多的冠军,他们也创造了骄人的成绩,而之后呢?谁又在宣扬奥林匹克的精神?
尽管早先的奥林匹克,是人类的一个竞技场,奴隶主让卑贱的奴隶来显示人的体能与竞技,可是直到现代奥运会,组织者们越来越重视宏大的规模了,以及所带来的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有所谓的国家荣誉,即在体育上称王称霸。因此,那些奖牌已然不再是对运动员的鼓励了,完全变成了一个个具有特殊标示的符号。
我们中国人总想争一口气,是因为近代受尽了屈辱,被西方世界敌对了半个多世纪,而时下这种情形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以中国很在意这些奖牌,特别是能不能保住“第一”的位子。
当然,即使这届奥运会在伦敦举办,英国估计也拿不到金牌数或奖牌数第一,可他们为什么还要盛大进行呢?一则英国经济一直委靡不振,他们希望通过举办奥运,能够给经济提提“神”;二则毕竟是老大帝国,现代奥运的发祥地,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实在令人难忘;三则如同中国人打麻将,总还得轮流坐庄吧?
然而,即便如此,如今的奥运会哪一届不花钱如流水?这些钱又都哪儿来呢?英国人的幽默是,五环是可以由炼钢工人用钢水来浇铸的,而且能如花一样飞升……
很不幸的是,奥运会才开始两三天,中国年仅17岁的小将周俊,在女子53公斤级比赛中三次试举失败,直接退出金牌竞争,于中国女子举重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上实属“首次”。而这一级别的冠军得主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娅,原来是19岁的湖南姑娘赵常宁,其赛后还不愿提起中国,这是为什么?
再怎么说,我也看过多年的奥运比赛,从洛杉矶到悉尼,从北京到伦敦,将来还有巴西,可为什么越来越没有了热情?特别是对奖牌的争夺。我因此在想:体育真的能陶冶人的情操吗?
2012年7月30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校规,国法?
下一篇:春晚,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