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引进博客不那么妥当
当前,论坛作为一种网络载体,为许多人所参与、所接受。但在有些方面,仍然不能与传统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同日而语。包括斑竹和网友、编辑与读者之间,也还是有一些区别。如权威性、认同度,刊载数、出镜率等等
当前,论坛作为一种网络载体,为许多人所参与、所接受。但在有些方面,仍然不能与传统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同日而语。包括斑竹和网友、编辑与读者之间,也还是有一些区别。如权威性、认同度,刊载数、出镜率等等。不过,网络空间巨大,准入门槛较低;论坛发帖顺畅,人人可以涉足。而且自由度较高,只要不违规,你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一般不会受到阻拦。发帖犹如在桌前撰写文稿,一行行字在顷刻之间,就能跃然纸上。不可否认,这些年论坛主办方为众多网友,开启了一扇宽敞的窗口,设立了一个开放的场所,提供了一种相应的服务……论坛作为一种“新颖载体”,曾经或者还在起着某种主导作用。要是把某个论坛比作一家大商厦,把斑竹比作一名销售员,把网友比作一个消费者。那么,论坛和网友两者之间,就产生了某种相互依存关系,斑竹则是其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某一天,我忽然发现,论坛上竟然出现了31个博字帖。一个页面56个位置(含置顶帖6个)被占去31个,被人弄得论坛不像论坛,博客不像博客。对于这样一种混合体,不知怎么来形容。当然,有些事说了也白说,不如漠然置之,但话端一开再也收不住。那就他做他的事,我说我的话;各奏各的曲,各唱各的调。网站在构架论坛设置时,可以别出心裁,可以摆脱从众心理,有一点个性发展。同样,网友在参与论坛时,也可以不拘一格,该谨慎时不越雷池半步,该圆通时绝不墨守成规。
我个人的理解:论坛和博客,本应是二个分支或二个门类。要是由同一拨人来管理,伸出左手和右手各牵一个,还能携手并进,行万里路?据说,论坛方面正在倾听网友的呼声,开始尊重网友的选择。这样做既体察民情,又顺应民意,是明智之举。但时至今日,动静不大,就连一时带黑的博字又被染上了红色。大家知道:红色象征着火热,预示着未来,这或许是一种不当的导向,一种退行性变化。
新华论坛和新华博客,毕竟是“新华网”的二个分支。定位不同,功能不一,应该有各自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追本溯源,论坛和博客并不是同根生,即使有些亲缘关系,至多是堂兄弟或表兄弟,并非同胞兄弟。论坛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网友互动。这是博客一直未能企及,也是无法超越的,至少在目前。我认为,正是由于一些网友,在论坛经年累月不断交流,产生互动,才让人们在这里一个个留下来。
论坛上的帖子若处于静止状态,超过半年就有可能被删除,你要想长期保存,就只有隔三差五地顶一下。这些年下来,我还是习惯于在一段时间里,相对集中在一个帖或几个帖中活动。这样,帖中展开的话题就有连贯性,帖子本身也能长久延续、长期保存。若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一起参与,有事无事进来坐坐,有话没话进来说说,易于汇聚人气。要是俱乐部里有一些帖子呈现这种情况,大家交流也许会更活跃、更持久。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