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陶渊明叫一声好

为陶渊明叫一声好

行成功满杂文2025-08-02 09:10:19
公元405年11月的一天,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田园派诗祖陶渊明先生又辞职了。陶公的这次辞职对其本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从此结束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开始了躬耕田园的归隐生活。陶公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归隐者,但却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归隐者。
陶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在我看来是这样的):第一,他开创了田园诗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诗人的笔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生活图画。第二,他为中国人塑造了一个精神世界——桃花源的世界。一篇《桃花源记》为无数中国人勾勒出了一个没有黑暗、压迫,人人有其田,男耕女织的理想社会形态。从此,桃花源便慢慢成为了国人的精神向往,深植于文人骚客的骨子里。第三,他为中国郁郁不得志的士大夫们开辟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淡泊明志,陶然怡情的归隐者的自我乐土世界。
陶公的这次辞职离他上任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从他29岁任江州祭酒踏上仕途之路始,已反复数次辞职,但只有这一次的辞职最彻底。导致他这次辞职的最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段记载在今人看来意思大概是,上面派了官员到下面来视察工作,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当然要做好迎接工作。要做好迎接工作,首先得开个会研究研究,好好部署。然后检查检查大街是否扫干净了,欢迎某某领导莅临指导的横幅是否挂起来了,各路应对措施是否准备到位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都得事先准备好。最好还要打个锣,整个鼓什么的,那欢迎的场面才够大,场面大说明你对领导视察工作的重视,给了领导面子。这些看来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只要是个官员对这项工作应该都比较熟悉,不但熟悉,还乐此不疲。接待的好了,领导也就高兴了,领导一高兴诸事也就好办了,这是对大家都有益的事。
当然,光做好这些表面接待工作那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你得毕恭毕敬,点头折腰。只有这样方能显示领导的权威。在中国向来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大的是爷爷,官小的是儿子,而没官的只能当孙子了。儿子和孙子见了长辈当然是要弯腰下拜的,无可厚非,谁叫你小呢?但陶县令偏偏不乐意,偏偏不干。在陶县令看来,要我给你点头折腰,你省省吧,没得商量,万不可能。以今人的眼光来看,陶大人是伟大的,其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大有人格平等之思想,不管你是谁,就是天王老子也好,人格人人平等。这就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忍不住发自内心地要为陶大人大喊一声好,那破官不要也罢,让龟儿子去当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