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探红楼(49):谈“兰桂齐芳”
本文将讨论刘先生的这些观点。
一、“兰桂齐芳”完全正确
不错,我国古代人的家谱,特别强调论资排辈,男子都要按照族谱规定的字号取名。对曹家,辈分字的顺序是:含亻、王、艹等。贾宝玉是“王”字辈,如贾琮、贾珩、贾宝玉、贾琼等。他的下一辈理应是草字头,例如: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
那么,将贾宝玉的儿子取名“桂”,变成“木”字旁,是不是就错了呢?并以此来证明:高鹗连贾家的族谱都不明白。文章[12]也认为这是错了,提出:“宝玉的儿子取桂作名是无论如何没道理的,是绝对不可能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设了许多的谜团;“兰桂齐芳”不过是他设立的最后一个谜团。最初的一个谜是:贾元春的年龄。在第二回,冷子兴说:“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第95回上写道: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给读者的第一感觉是:第二回写错了;在《程乙本》中,曹雪芹也将“不想次年又生一位公子”改成“不想隔了十几年后又生一位公子”。有些人说是高鹗在《程甲本》中改的;不对,现有的《程甲本》不是程伟元第一次印刷的最初《程甲本》,而是再次印刷时,采用了《程乙本》的第二回排印的《改良程甲本》。详细论证,请看拙文[4]。
直到2006年,成林先生[11]才揭开谜底,原来曹雪芹要读者考证出,他是在纪念他的大姑是平郡王纳尔苏之嫡福晋(王妃)。她死于寅年卯月(雍正十二年,1734年),享年43岁。
最后一个谜语:“兰桂齐芳”,令读者的第一感觉是:“桂”字写错了。曹雪芹万万没有料到,中途杀出一个高鹗,红学派们硬说是他续作了《红楼梦》“后40回”;而且,刘心武先生等用此作为“后40回”非曹雪芹所作的证明,真令曹雪芹死不瞑目!
那么,“兰桂齐芳”的谜底是什么呢?如果没有高鹗的中途干扰,是很容易破解的。因为曹家绝对不会违背祖宗的规定,给贾宝玉儿子取的名字必定会带草字头。“桂”字,可以折开成“木”和“圭”,而“桂”的同音字是“贵”。将这四个字加上草字头,前两个都不是汉字,只有“蓕”和“蒉”等才是“字”。“蓕”是古书说的一种草,所以,贾宝玉儿子的名字叫“贾蓕”。可见,“兰桂齐芳”的谜底是“兰蓕齐芳”。
凡是旧社会的人知道:男孩子必须按照族谱的规定取名字。这是中国人的常识,高鹗岂能不知道?所以,刘先生对高鹗的指责:“充分说明高鹗对贾家取名的规则都未弄清楚[1]”,只能说明刘先生自己对过去中国男子的取名原则不熟悉。如果《红楼梦》“后40回”是高鹗仿造的话,他必定写成“兰蓕齐芳”,而不会是“兰桂齐芳”,以免暴露他假冒的行为。唯有真正的《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曹雪芹才不会担心假冒的问题,从而处处力求不出现被别人发现的纰漏。《程甲本》最后是“兰桂齐芳”,本身就说明这“后40回”不是高鹗续作的,因为他绝对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漏洞。
这样一来,曹雪芹意想不到,他留下的“兰桂齐芳”谜团,竟然成为《红楼梦》“后40回”是他所作的另一个铁证!
二、出家人就该“六亲不认”吗?
出家人特别讲究“缘份”。在与世人的交往中,凡有缘份的人,都尽力帮扶,做好事,积阴德,以求功德圆满。贾宝玉跳出红尘,向他父亲辞行,磕三个头,了却这段俗缘,这正是佛道出家人主张的。所以,把出家人看成:因“四大皆空”而“六亲不认”,是一种误解。不仅开始出家时,对周围的人不能没有个交代;而且,只要有适当的机会,还要回来超度有缘的家人。这些,并不违反佛道的准则。出家人的任务之一就是归劝世人向善,超度芸芸众生;而不是与俗人断绝来往。因此,贾宝玉披着一条猩红汗巾拜辞他父亲贾政,并不能说明曹雪芹不懂出家人的规矩。
三、不要继续犯罪
红学派元老俞平伯在临终前道:“腰斩《红楼梦》有罪,程伟元保存《红楼梦》有功。”这充分表现出一个学者忠于科学和事实的态度和高风亮节!不是红学元老人物的刘心武先生,却在2005年继续弹《红楼梦》“后40回”是高鹗所续的过时老调,而且还认为高鹗“续”的“槽糕”。他所提出的理由,都站不住脚。善于钻究的刘先生,为什么不认真地钻钻“高鹗续作红楼梦”这个谎言的空子呢?这里面,简直是漏洞百出,笔者已经在拙文[4~9]进行了论述,不再重复。
另外,文章[3]说:“查抄出贾家的家产太少,说明高鹗未见过大场面,忒小家子气,把贾家写的如此寒酸,作者只能是未见过场面的高鹗”。以此作为《红楼梦》是高鹗所续的证明。
这实在是未看清楚《红楼梦》的原文。在第105回,明明白白写的是:查抄的不是整个荣国府,而只是贾赦一家;贾母和贾政两家,以及荣国府并未查抄,因此,在小说中所列出的、从贾赦家抄出的财物已经不少了;而且,由于贾赦的挥霍,他家的私房积蓄不多,否则贾赦哪能借女婿孙绍祖五千两银子不还;以致让他女儿迎春受尽凌辱,说是他用银子买来的(第79回),最后被孙家逼死。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刘心武:追寻“红学”迷踪(下),槽糕的高鹗续本,读书频道,百家讲坛,2005。
[2]刘心武:追寻“红学”迷踪(上),槽糕的高鹗续本,读书频道,百家讲坛,2005。
[3]高鹗这个穷官宦编不过家道中落的曹雪芹,www.qianlong.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