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创伤如何形成
挣脱脚上的镣铐,移开胸口的石块,寻求一块丰饶的土地,将文明的喧嚣抛在脑后。梦里浮现你的欢颜,驱散了纠缠灵魂的梦魇。无论醒着还是深睡,我不再沉溺于内心的阴霾。凡尘里没有你的身影,你来自遥远的星空。理性在
挣脱脚上的镣铐,移开胸口的石块,
寻求一块丰饶的土地,
将文明的喧嚣抛在脑后。
梦里浮现你的欢颜,
驱散了纠缠灵魂的梦魇。
无论醒着还是深睡,
我不再沉溺于内心的阴霾。
凡尘里没有你的身影,
你来自遥远的星空。
理性在狂乱的森林里迷失,
你在刹那间灵光一现。
生来自由的灵魂拒绝雕饰,
只想与你游荡在这人世间。
我度过许多幽灵般在山区小道上、课堂、寝室游荡的日子,因为无法与同龄人沟通,所以异常孤独,也常常因此心怀畏惧。
我的整个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前期的生活非常简单,完全沉溺在一个我极不情愿进入却又不得不进入的虚构世界,即所谓“知识的海洋”。封闭压抑的环境与我生来崇尚自由的心相冲突,然而,我无力改变那环境,因而经常处在剧烈的内心挣扎中。
我并未因为孤僻厌世而自认为与众不同,也从未自命清高。但我的冷漠态度却常常让人误以为我孤傲不群,觉得我城府很深。起初我很困惑,渐渐地,却又习惯了。
我发现与任何人都无法沟通。人们往往在有意或无意间做了些让我哑口无言的事或说了些让我失去说话兴致的话。原本我只想说出我某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或是描述我一时苦恼或愤怒的心情,然而我总是发现人们并不是在聆听,而是在判断是非,在对我进行纠正。他往往反应速度极快,把他认为正确的那些观点压在我的说法之上,试图让我改变我的想法或是让我屈服。
一定是某种定势思维让人们形成了这么一种交流习惯,虽然他没有意识到,而他还陶醉其中,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他确实造成了阻碍。有时候人们意识到了自己正在做什么,他做得兴致勃勃,我只能惊讶于他对于某种观念的执着。
我有权利要求人们面对面沟通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吗?我自认为这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人们并不缺少交流的对象,也不缺少打发时间的办法。之所以有时候要跟我聊几句,因为那个时候他正想随便找个人说点什么。
我本人经历的这些尴尬事,本来无关紧要。因为我也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用各种办法——音乐、电影、游戏——消磨时间,不需要跟人面对面交流。可我想到或许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有类似的经历,那么,这事就很值得深究了。
还有一个原因让我不能放弃这方面的探究,因为我想到这样一个例子:当世界上第一个人被症断为癌症,医生告诉他,你无药可医,只有几个月生命了,这人当然会很绝望,或许会抓住最后几个月生命,尽情享受人生,或者终于鼓起勇气去做平生很想做却一直没敢做的事。当他发现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得了这不治之症,他当然会觉得很孤立。他会很快发现没法与另外一个人谈到他的病情,因为没有得这病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到他的心情,只会用异样的眼神看他。用不了多久,他便会发现,癌症只有对他有意义,对其他人毫无影响。在数次无效的尝试后,他最终彻底灰心了。他知道,如果他足够明智,他最好从此保持沉默。但他并未放弃用文字记录面对癌症的痛苦历程,虽然没有料到这么做有什么用。
几个月后,这人死了,他留下的手稿被亲人收藏。几年或数年或数十年后,当癌症扩散,仍然是少数人的患者们,读着第一位癌症患者的手稿,了解到这位前辈的痛苦,自己也感同身受,并用自己的经历对身患癌症的痛苦进行补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致力于将人类从癌症的控制下拯救出来。
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确实一直在鼓励我不断探索。就算是在最悲观、最消沉的那些年月里,我也没有彻底否定我的努力。我从未怀疑过少数人正在做的那些虽然不为大多数人认同的事的价值,我坚信,只要地球上还有人在,总有一天,某个人会经历与我类似的苦闷,而他将在我之后,更容易战胜精神上的挣扎。
但这种信念并非一夜之间就树立起来了,也并非自树立起来的那一天起就从未动摇过。相反,就像我用有力之手握紧这信念一样,有时我也会无力地撒手,堕入一阵阵晕眩和错乱。我一次、又一次努力静下心来想弄清楚个中原因,可每次都被晕眩和错乱给硬生生地打断了。
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我反倒认为,只要认认真真静下心来稍微想一想,其原因就会一目了然。可为什么我的心灵习惯于陷进这种日复一日往复循环的怪圈呢?为什么我的内心不由自主地滑入到一场永远无法胜利的拉锯战中去呢?到底是什么破坏了我本来可以顺利地完成某件事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不都是在逃避某些东西么?我会在内心的渴望和外界的命令之间摇摆不定:那时那场景告诉我,你必须这么做。可我内心的声音在竭力呼喊,你应该那样做。我被迫去做了某些事,从道理上讲都行得通,可我的情感无法将它接纳,总是反复思考它,端详它,直到我认识到自己的愚蠢。
我想,这肯定是精神创伤的一种。其形成期,一定是在少年到青年时代前期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内心的渴望,或者说原始生命力的冲动,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核心,必须回过头去看看曾经经历的那些年月,方能知晓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而这些事造成了精神创伤。
最具体的体现是,我对外界越发丧失兴趣,一味沉溺于内心的软弱,逃避人际交往,总处在激烈的内心挣扎当中。我挣扎,因为我幸运地没有彻底屈服,总还保留了生命的原始冲动。当我惊恐地面对深不见底、在道德标准看来邪恶龌龊的内心世界时,我惊慌失措地急忙扭过头去,犹如一个揭开坛子盖发现眼镜蛇又急忙死死地捂住盖子的错乱者,他惊魂未定,满头大汗地一再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再打开盖子里,里边危险!
但精神创伤的形成远不止这个原因,还有别的更重要的原因。试问,人在什么时候学会了犹豫?或许就是在他初尝哲理的甜蜜那时起,他便开始了犹豫。教育的最大误区便是将青少年关进一个虚构和推理的世界里,让他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个虚构的世界充满各种知识,有的对启发逻辑推理能力有用,有的是些错误的观念,但他不会区分,只是一味地接受。
一个虚构和推理的世界可以很完美,只要你能想到或者接触到,它可以完美到你想要的程度。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总要面对一个真实的物质世界,而这物质世界非常不完美,且极度混乱。如果可以生活在一个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阅读可以像搞运动一样?
下一篇:难忘2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