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能缺少严厉

爱,不能缺少严厉

本位主义杂文2025-04-25 23:12:08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虽然所面对的已经是十八九岁的高中生了,可他们的性格、行为、习惯真的让人担忧。这些孩子普遍个性很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就明显感觉到,很多家长是管不了自己的孩子,甚至于有的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学习好坏不重要,只要在学校不惹祸就行,在家也没法管……”听了这番话,我们在同情这些家长之余,也不能不为他们感到悲哀。
作为80后的一代,独生子女居多,每个家庭的孩子也都成了掌上明珠,别说吃苦,有的甚至于一句严厉的批评都没有挨过,久而久之,孩子的个性越来越强。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从来都是说一不二,说要什么就必须要什么,说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便是哭声震天响,满地打滚,家长着急,孩子上火。这样对于孩子的话,家长只能是言听计从了,也难怪家庭教育普遍感到无力了。
身为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在这份爱当中又怎能缺少严厉呢?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如果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过错就在于父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这就体现了严厉的重要作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严厉必不可少。
生活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生存的压力。可以想象,没有善意的批评,没有严厉的责备,这样的一代人长大之后,他们将如何去包容别人,体谅别人,如何去面对困难与挫折。而我们的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除了父母等亲人之外,别人也未必一定会包容你,这样,没有经受过严厉教育的孩子在步入社会之后,其结果可想而知。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心疼归心疼,严厉还是要的。这些孩子的性格与志趣似乎和父辈已经格格不入,总是认为自己想的、做的都是对的,始终极力维护着自己那所谓的自尊。而自尊又是什么呢?其实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弄明白。反映到现实生活中,自尊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恐怕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惟我独尊。所以有人曾说,“80后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
对于孩子的教育,最早的老师是父母,严厉教育也应该从父母做起,首先不能让孩子养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习惯,要让孩子知道,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在我们身上,最缺乏的恐怕就是父辈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那种面对困难百折不回的勇气。而这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甚至于是生存之本。
现在的孩子是缺乏严厉的,记得小时候,父母虽不至于打骂自己,但对父母的严厉管教可是领教过的。父母告诉我们:“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会怎么样,别人也未必就以你为中心。”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严厉,这将让我们终身受益。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严厉之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或许会缺乏个性,或许会缺乏创造力,但可贵的是他们同时获得了包容之心,友爱之心,自律之心,仁义之心。获得远远多余失去,而这些获得也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
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吧,天下所有爱子心切父母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