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不是背叛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运作中,人的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成败。为此,许多企业都在如何用好人、管好人上下功夫,千方百计,聚集人心,畅通人的潜能释放渠道。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对离职人员的管理。殊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运作中,人的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成败。为此,许多企业都在如何用好人、管好人上下功夫,千方百计,聚集人心,畅通人的潜能释放渠道。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对离职人员的管理。殊不知,离职人员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危机与利益共存的潜在的不可估计的力量。管理好,对企业是一个潜在的财富,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山转。管得不好,对企业就是一个危机的存在,特别是对一些高管层人员和业务精英,他们随时可能变成你的竞争对手。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个人投奔加盟于你的麾下,应该说是个缘分;那么,改换门庭,就应该是个原因。这个原因有三:
一是被挖走。那是由于对方提供的条件、机会等各方面实在太诱人。这个是你很难挽留的。
二是自动离开。那是因为你的组织文化不被认可,与个人的价值观念相颇。这是你无法抗拒的。
三是被赶走的。那是因为个体不符合你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出自你本意的。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人员的进出流动是正常的,必然的,这符合竞争机制的要求。如果一尘不变,不仅失去了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也造成一潭死水的现象。基于这三种原因,任何一种人的离去,都不能说是一种背叛,尤其是前两种人的离去,很难对他下个“永远不吃回头草”的定议,更难说没有再度合作的可能。站在企业的角度上看,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多的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会在临别时微妙的变化中变化:有可能会从以前的合作变成竞争,也可能会从以前的合作变成你企业产品的代言人;有可能会从以前的悉心维护变成相互诋毁,也可能会从以前的悉心维护变成你的情报员、财富的来源。现任中国惠普公司首席知识官的高建华,在谈到他主动离开惠普公司跳槽苹果公司,仅两年又回到惠普公司的这段经历时,他说:“在惠普公司,很多人都是出去一段时间后再回来的。因为惠普的组织文化允许你这么做,认为你的离开不是背叛。”高建华在离开惠普之前,他与老总说了许多惠普的不当之处,老板非但不介意,反而说:“你到外面闯闯,锻炼锻炼没啥,如果有朝一日当你感到不舒服,想回来的话,随时随地你只要打一个电话,马上就可以回来。”这番话,给人有一种“家”的感觉。
其实,任何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都会失去新鲜感,或许还会造成信息的闭塞,创新思维的呆滞,一旦他到外边跑一圈,呼吸了新鲜空气,再回来,他会换一个人,首先是这种“家”的感觉,会让他更热爱这个“家”,其次是会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可以进一步拓开创新思维,这样的出走“跑一圈”,对企业未必不利。这种跑一圈环境调换的规律,告诉我们一点,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圈在固定的环境之中,适当地调整环境,是进一步发挥潜能的有利因素。山外青山楼外楼,这是相对性的道理。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老板,应该心胸豁达,不要对离职人员产生敌意,当你的一些能人希望干别的工作或提出离开企业时,首先要开“绿灯”,并向他们提出忠告,看新的工作是否适应自己,同时表明,若对新工作环境感到不适应,欢迎他再回来。事实上,当这些能人闯过之后,锻炼之后,如果重新归顺你的旗下,结果必然是通过多干工作,干好工作作为对你的回报。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做好这些人的工作,千万不能错误地认为:走了你张屠夫,我就吃带毛的猪,人才,我随手可以抓一把,还缺少你一个,更不能来一个釜底抽薪,赶尽杀绝,而应该化干戈为玉帛,面带微笑的跟他说再见,这样就可以把存在的一种危机彻底化解,使之成为潜在的财富。
《战国策》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山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军士,有个大夫司马子期在座,只有他未分得羊羹。司马子期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君被迫逃走。他发现,逃亡时有两个人拿着戈跟在他后面,寸步不离地保护他。中山君回头问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要饿死了,你把一碗饭给他吃,救活了他,我父亲临终时嘱咐我们:‘中山君如果有难,你们一定要尽死力报效他。’所以我们决心以死来保护你。”中山君感慨地仰天而叹:“给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正当别人困难时;怨恨,不再于深浅,而在于恰恰损害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逃亡国外,也因一碗饭而得到两个愿意为自己效力的勇士。”历史给我们明鉴。《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在官渡之战兵处劣势时。礼贤下士借助刘攸的力量成就了大事,而当他一帆风顺时,西川的张松前来献地图,他态度傲慢,以至于给张松留下了“轻贤慢士”的坏印象。于是,张松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转而献给了刘备,这对曹操来说不能不算是一大损失。
所以说,聪明的老板,会善待要离去的员工,因为有朝一日或许再来一个刘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利益;而愚蠢的老板,只会认为员工要走,就是对他的背叛,大增敌意,结果必定是多了一个张松。在经营管理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有了人,才会有事业、有情义,同时才会带来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只认证不认人”敢问良知何从
下一篇:冒充80后
相关文章